难忘祖母的三寸金莲


  难忘祖母的三寸金莲

  我的奶奶生于1900年,于90岁的高龄时辞世。可以说,奶奶是一个世纪老人。遗憾的是他老人家未能与他的儿孙们共同跨入新世纪,

  我是奶奶众多孙辈中唯一的孙女,所以,奶奶对我有着特殊的偏爱。我从小就跟奶奶睡在一个炕上,奶奶也是我最亲近的人。在我的记忆中,没有感觉到奶奶有个从不太老到很老的过程。奶奶始终是一个样子:个子挺矮,头后梳一个疙瘩揪,四季都穿着蓝色或黑色的偏大襟衣服,下身穿的是免裆的裤子,脚脖子常年绑着腿带。最让我好奇的是奶奶有着现代人见不到的小尖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寸金莲。

  很小的时候,就觉得奶奶的脚很怪,和我们的脚不一样,只有一个脚指头在前面。我也总问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就会不耐烦的说:小孩子别啥都问。更有趣的是奶奶的鞋,只有一巴掌大。奶奶没事的时候,总是在给自己做鞋,总有几双备用的。我知道,奶奶的鞋是无处可买的。在我6、7岁的时候,就能穿奶奶的鞋了。我喜欢穿上奶奶的尖脚鞋,扭扭哒哒走路的感觉。这时奶奶会很不高兴的让我把她的鞋脱下来的,因为这样会把她的鞋穿走型的。

  对于奶奶的这双脚,我始终觉得是个谜。奶奶的脚都是在深夜,我们睡着了以后才洗的。。大概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奶奶这双小脚的庐山真面目。奶奶洗脚有一个专用的青色的瓦盆,还有一个黑色的布兜,里面是奶奶的专用的修脚工具。篼子总是挂在墙上很高的位置,为的是让我们小孩子够不到。奶奶洗脚,要先烧一盆开水,拿个小板凳,坐在炕沿下,再把一层层的缠脚布打开,把脚慢慢的放在冒着热气盆里,把脚茧子烫软,洗干净,把修脚刀在磨石上磨锋利,再用小刀修脚,一点点把泡软的茧子削掉,用剪子剪掉长在肉里的脚趾甲。有时还会抠出血来。奶奶说,这样才感到脚轻松些。洗完了,再用干净的裹脚布一层层的裹上。奶奶洗一次脚,要用很长时间,可真是个不小的工程啊.哪像我们洗脚,在水盆里晃几下就完了。看到奶奶这双小脚,五个脚指头扣在下面,我的心里揪揪的,多疼啊。

  在我长大了以后,奶奶才给我讲了他们小时候,母亲给她缠脚的辛酸往事。那时,没有这双小脚,是嫁不到人家的。所以 ,他们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裹脚。奶奶也羡慕我们说:哪像你们现在啊,脚丫子随便长。其实,奶奶的脚是很遭罪的。在我的印象里,奶奶走路总是左右微微的晃着。而且,为了操持家务,一天到晚闲不着,晚上坐在炕上时,用手揉着脚。我能想到,奶奶的脚一定很疲劳,很疼。

  在我工作以后,奶奶走路就得依靠拐杖了。但还是不能轻闲下来。那时,家里养了几只下蛋鸡,隔些天就得去北市场买鸡菜、鸡饲料等。我就挤出时间去接她。远远地,我就能看到奶奶拄着拐杖,肩上搭着买到的东西,晃晃走路的样子。因为那时,像奶奶这样的三寸金莲已经少见了。当我来到奶奶的面前,把东西放在自行车上的时候,奶奶喜笑颜开的样子,就像个孩子。美滋滋的扶着我的自行车,和我一路聊着,走回家。这时,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到了我的儿子5、6岁的时候,也对太姥姥的脚产生了兴趣。儿子总是问:太姥姥,你的脚咋是这样的呢,奶奶却不像避讳我们小时那样,而是让儿子看她的脚。儿子瞪大眼睛,一脸的迷茫。儿子也喜欢穿着太姥姥的鞋满屋跑,而奶奶却是乐呵呵的看着。现在,当我问起儿子对太姥姥的记忆时,儿子会说,印象不深,记不得了。唉,看来,我们这代人,是三寸金莲的最后见证人了。

  如今,奶奶已经离开我们近20 个年头了。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会经常的想起奶奶的慈祥的面容,想起奶奶为我们操劳的一生,想起奶奶的三寸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