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2009年注定是中国饮料界的多事之秋,三鹿事件阴影犹存,汇源收购一波三折,蒙牛特仑苏“OMP”,包括今年5、6、7月的王老吉“添加门”事件被叶征潮和主流媒体掀起了轩然大波。紧接着,各个知名品牌饮料安全问题被频频曝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统一等9款饮料被指成分超标不能食用
11月26日海南媒体报道,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发布2009第8号商品质量监督消费警示:包括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统一蜜桃多汁等品牌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其中,农夫山泉统一等三款果汁被查出含毒“砒霜”,目前真相正在调查中。
新华网11月27日报道 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统一的蜜桃多汁登上了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的消费警示。
可口可乐零度被疑有害健康
据近日,第一财经日报消息:可口可乐的产品再次遭遇健康质疑,而这次却是被一个国家驱逐出市场。此前,因为涉嫌含有农药残留,印度南部部分邦一度禁止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在当地的销售。
事实上,这不是“零度”可口可乐遭遇的第一次非议。本次曼蒂利亚并没有说明这种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到底是什么。不过此前,“零度”因使用甜味剂阿斯巴甜(ASPARTAME)一度引发中国网友的强烈质疑。
另有专家指出,碳酸饮料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红牛饮料在台湾被检出含可卡因
最近,台媒报道:自奥地利进口的“红牛能量饮料”被检查出含有微量一级毒品可卡因,台北地检署昨日查扣41万1960瓶,并要求业者立即将产品全面下架,曾经购买的消费者可凭发票办理退款。因饮料成分中含有可卡因,就是毒品。
农夫山泉水源千岛湖水质被指只适合作工业用水
近日,南方日报报道,就在康师傅矿物质水逐渐走出“水源门”影响的时候,老对手农夫山泉也陷入了水源危机。就在康师傅离职高层爆出农夫山泉是水源门幕后推手的同一篇报道中指出,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最新(2009年3月19日)一期《中国地表水水质月报》,千岛湖———农夫山泉的水源地之一,今年1月份的水质已被列入第Ⅳ类。根据国家环保部的分类,地表水共分为五类。从被污染程度的轻重,从Ⅰ到Ⅴ。Ⅳ类地表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也就是说,千岛湖的水只能作为工业用水,即便要作娱乐用水也不能和人体接触。
露露犯了一个跟王老吉一样的错误
保健食品露露杏仁露日前被媒体爆出隐藏保健食品身份,在露露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上,露露杏仁露一直就其润肤美容,预防衰老、祛病强身等功效进行宣传,在广告宣传上也一直以“滋润”作为重点。有医学人士指出,杏仁油性大、具有滑肠作用,脾胃虚寒的人或有腹泻症状的人则更不宜过多食用杏仁及以杏仁为原料制成的食品。
业内人士一再说:饮料取得保健品批号,在宣传时不加以强调功效,用“食字号”进行销售宣传是可以的。但以普通食品报批销售,而在宣传时夸大功效,则有虚假广告的嫌疑。企业有义务做出消费提醒。这已是大家都非常明白的道理。
露露犯了一个跟王老吉一样的错误。幸好它没有王老吉红,所以还没有被消费者天天追着问为什么不标注不适宜人群。但是,也有人细心发现,市场上的“日加满” 等饮料都标有“孕妇、儿童不宜”的说明,不照样热卖。还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期待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加大监管执法的力度,期待“功能性”特殊群体的饮料都标有“不适宜人群”的提醒,方便消费者购买时的选择。让叶征潮叫板饮料巨头王老吉标出“不适宜人群”的举动造福人类!
娃哈哈啤儿茶爽并不适合少儿喝
5月初,浙江在线有网友质疑,啤儿茶爽并不适合儿童,现在市场有一种新款饮料——啤儿茶爽包装与普通啤酒无异,只是背面写了“本品并非啤酒,属于茉莉啤酒风味饮品”。
品尝时有浓浓的啤酒味,儿童颇为着迷。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分析,仅从成分看,就不适合儿童饮用。它是碳酸饮料,儿童不宜多喝,否则不利骨骼发育;其中山梨酸钾是防腐剂,儿童更不适合大量摄取;所含的阿斯巴甜是高强度甜味剂,安赛蜜也是化学甜味剂,还添加了白砂糖这种易导致上火和蛀牙的甜味剂,都不利儿童健康。此外,食用香精也是化学品,不适合儿童食用。专家提醒:儿童不但不能从中摄取营养,还会过早接触啤酒味而引发饮酒风险。
知名品牌饮料为何频频出事?
瞧瞧去年的毒奶粉事件、今年的王老吉添加门事件等等;让我们发现,之前那些“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和“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全是骗人的,都是误导消费者。为何食品安全频频出事,分析到最后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中国的企业家根本没有道德约束,无奸不商的作风,这些人眼里只知道赚钱,不懂敬畏生命。看看王老吉短短7年时间,从1亿到140亿销量额就可以充分证明,王老吉等饮料企业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因为,王老吉一直对消费者、医学界、新闻界广泛质疑添加夏枯草等四成分是违法的;而且对部分消费者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一直以来置之不理。
可见,在企业家眼里只有钱!钱!钱!比如今年5月,叶征潮起诉王老吉,要求王老吉标出警示说明“不适宜人群......”一句很简单的提醒,不仅可以传达企业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也能够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可加多宝集团却无意采纳。拿到合法性受广泛质疑的“免罪金牌”之后,该集团公司向媒体表示,罐装王老吉包装标识都是经过国家认可的,没有必要做出加注警示标识的修改。在包装上加一句警示说明,花不了多少成本,但加多宝公司为什么不愿意做呢?无非是担心这会影响产品销量。看来该公司并未从这次“添加门”事件中汲取教训,没有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看来,其他饮料企业也犯了跟王老吉一样的错误。没有一点知错就改的勇气!饮料巨头们就是太牛了,总以为花钱可以摆平问题风波,就不知道,多年经营的销售额大厦往往毁灭在忽视消费者的心声。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当儿戏。
点击品牌命名创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