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潜力大,后发优势兴巴中


 

2009116日至12日,以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部长谷彦芬为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重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秘书长张乃剑、清华大学博士后雷平、国中商联总经理田培善,中华区域发展促进会主席常生林等为成员的全国工商联专家组,赴四川省巴中市调研,与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市委常委宣迅、市政协副主席杨白华等当地领导座谈,实地考察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生态资源情况。

1110,在巴中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中华区域发展促进会主席常生林作了题为关于以会展旅游业带动巴中市南江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考》的报告。报告从“巴中市南江县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定位、实施策略选择、执行体系建设”三方面展开。主张探索巴中市南江县区域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系统研究分析区域特色资源、龙头产业、配套产业以及旅游要素“行、游、购、住、食、娱”的整体配套供给能力,评估区域发展龙头产业的内在潜力, 实事求是地为县域经济进行定位。通过对当地县域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并对当地经济发展潜力、龙头产业相关的金融、保险、交通、通讯等行业进行比较研究,进行整体性评估。制定旅游产业相关领域的支持目标,包括基础设施、产品开发、社会文化思考、旅游区规划、国内和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取得旅游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常生林提出“以会展经济提升旅游产业,以会展旅游产业带动特色农业、环保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做强做大,富民惠民,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川、渝、陕、甘经济圈’发挥重要枢纽作用”战略目标运用‘刺猬’理念,深入运营核心产业,以国内领先的会展旅游业为龙头,跟随的特色农业、环保工业为配套,快速发展的‘川、渝、陕、甘经济圈’强势会展旅游经济县域”的战略定位;具有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川、渝、陕、甘经济圈’乃至两岸三地会展旅游强县”的战略远景;“建设以巴中南江为会展旅游高地的‘川、渝、陕、甘经济圈’的战略口号建议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合力,切实解决南江“行、游、购、住、食、娱”旅游六要素的发展制约问题;当前特别是要继续大力解决南江“行”的问题,迅速改善南江立体配套交通条件;发掘特色资源,配套旅游产品;加强政企联合,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去发展旅游业;定期举行高质量的“两岸三地(巴中)经济合作论坛”,全面提升会展旅游业;建立并完善融资与人才两大保障体系;扶持巴中龙头企业在香港、深圳上市;推动巴中成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三地投资兴业示范基地;建立“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实用人才,特别是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旅游规划人才,提高从事旅游接待与服务的一线人员的职业化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实现战略规划与执行的匹配,完善执行体系;引进企业绩效管理,提升执行效率。

常生林认为巴中市南江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政治优势。巴中市是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扶贫联系点,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非常关心的全国工商联扶贫重点区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2008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

区位优势。南江位于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之间的中心区域,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

生态优势。南江森林覆盖率62.2%,绿化率98.5%;有830平方公里原生态旅游景区、41万亩原始森林;拥有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三个“国”字品牌的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

文化优势。1)红色文化。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红四门、禹王宫、将军石和巴山游击队旧居等革命遗址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代先锋王瑛事迹。2)地域文化。古属巴国,后为集周,先秦、西汉就有政区建置,公元525年立县,迄今已有1480多年的历史。3)宗教文化。在感灵寺的基础上,发掘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精华,突出养生功能,实现集萃效应。

特色优势。南江有野生动物195种,珍稀植物46种,煤、铁、霞石、花岗石、石油、天然气、铀矿等矿产资源50余种。南江黄羊、金银花、山核桃、富硒茶等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长赤牌翡翠米等9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云顶茗兰等5个农产品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后发优势。立体配套交通改善后,南江作为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的后发优势独具,发展潜力巨大。

 

常生林作诗一首,敬赠巴中人民:“政新城新人创新,路通财通小康通;生态资源潜力大,后发优势兴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