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积极应对大雪考验


   “这次降雪时间短,降雪量大,使全省日光温室和大棚有2万多亩不同程度倒塌,露地蔬菜受冻面积10万亩左右,直接经济损失8亿多元。”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梁建岗告诉本报记者。

另据统计,山西省倒塌畜禽棚圈50多万平方米,受灾畜禽超过210万头 (只),其中死亡畜禽70多万头(只)。

随着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的全面恢复,最大限度降低受灾农民损失、做好下一步农牧业防冻抗寒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山西救灾后续工作的首要内容。

“损失比较大,严重垮塌的温室、大棚里,农作物都无法成活了。”梁建岗分析称,“但这次大雪也大大缓解了去年冬天以来的旱情,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并能够降低病虫害基数。”

 事实上,山西省气象局成功预报了此次强降雪过程,从“强降雪预警”、“红色预警”,再到“黄色预警”,最新天气状况不断通过媒体和手机告知广大群众。“但降雪量如此之大,大家还是没想到。”梁建岗说,“不少日光温室垮塌也有农民积雪清扫不及时、温室骨架不牢固等多种原因。”

“省农业厅已经安排了六个强降雪救灾督察调研组前往各地。 ”正在前往临汾、运城地区的梁建岗说。在调研过程中,设施蔬菜救灾、畜牧业救灾、农产品市场供应和监管、受灾农户生产救助政策落实等四项工作将作为重点调研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山西省政府已决定全面摸清农业受灾情况,通过民政救济、财政补贴、银行放贷等途径,对受灾农民群众进行救助,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具体到财政补贴,政府会提供贴息政策,有关具体事宜省农业厅正在和省财政厅商讨。”梁建岗说。         

       

             交通:救援车辆5620台,解困人员12920

119下午,山西太原、晋中等不少地区还是降雨或零星的降雪。一夜之间,鹅毛大雪覆盖了三晋大地绝大部分地区。本报记者1110清晨在赴晋中采访的途中,仅看到路上寥若晨星的车辆缓慢行驶,而原本只需半个小时的车程却用了一个半小时才赶到目的地。

受大雪影响,从1110开始,山西省多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大同、朔州、忻州、阳泉、晋中等部分路段出现严重拥堵,大量车辆滞留国道省道,其中吕梁市离石区到汾阳市路段,滞留车辆超过3000辆,兴县到静乐县80公里的路上滞留车辆3500多辆;太原机场当日关闭,影响航班116次、旅客1.2万人,机场关闭时间创建成以来最长记录,是影响航班量及旅客人数最多的一次;同时还造成铁路晚点。

11918时,山西省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已发布恶劣气候道路交通安全级(橙色)预警,同时启动道路交通安全应急Ⅱ级预案,采取了客车停驶、交通管制、限速、分流等8项措施主动防范强降雪灾害。10日晚,山西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立即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全面部署抢险救灾工作。预案启动后,山西省1.6万余名交警24小时轮流上路疏导交通,为受困群众送水送饭。

而各市(县)根据属地、就近的原则,也积极展开了疏导交通,解救被困人员,维修被困车辆等各项救援工作。本报记者在晋中了解到,太旧高速晋中峪头入(出)口处,晋中市公安部门、消防部门、交警部门、交通、公路部门、商务部门、气象部门及石油公司、卫生部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未发生任何一起严重道路堵塞和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没有一名司乘人员遭遇危险和冻伤。

截至111317,山西省高速公路已全部开通,高速公路滞留车辆和人员分流完毕。111417,除307国道吕梁境内有26辆故障车外,山西省干线公路已无滞留车辆和人员,全部恢复通行。列车运营、太原出港航班也相继恢复正常。

据了解,从1110开始,山西省累计救援车辆5620辆,解困人员12920人。这次救援工作中,山西省交通部门累计出动人员11.8万人次,出动各类机械1.19万台次。

 

在此次强降雪过程中,暴雪也引发了山西省部分主干线路掉闸、通信网络受损等问题。经过供电部门、通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抢修,现已恢复正常。

                                                             

                                                                                                       (中国经济时报山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