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当官儿是为了拥有话语权”说明啥问题?


前天,韩红做客《凤凰网·非常道》,透露了出任空政文工团副团长的初衷。她说当官儿是为了拥有话语权:我需要话语权,我要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说话。我当了这个小头,我不就有权力了吗?那么有希望的年轻人,不就看到希望了吗?我要推他们出来,我要推德、智、体、艺全面发展的人。韩红说当副团长之后,给演员涨了工资,未来她还要为同事们带来更多福利。(京华时报20091117日)

关于“话语权”在谁手里的问题,大抵是不用再做什么讨论的。韩红只是一个唱歌的,大抵也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所以她要实现推出新人、给演员涨了工资、为同事们带来更多福利等等的理想就必须当官儿。正如韩红所说,韩红“我当了这个小头,我不就有权力了吗?”——可见话语权在现实的语境下是掌握在官员手中的。

其实,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发言权,亦即说话和发言的资格和权力。诸如对已有事态的解释权、对自我利益要求的申诉权、对违法违规的举报权、对欺骗压迫的抗议权、对政治主张的阐发权、对虚假事件的揭露权、对罪恶事实的控诉权、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权等等,都属于话语权。所以,话语权并非就是某种阶层所特有的而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拥有的一种权利。但事实又当如何呢?

首先:拿倍受关注的两会来说,就可以看出话语权的偏颇与失重。就目前参加两会的代表人数来说,官员权要远远高于一般公民。而通过媒体对两会报道的篇幅比重看,官员代表的上报率、出镜率、发言率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官员的话语权还是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来自基层代表表达民意的声音还是处于弱势地位。

其次:拿各地官员的行为来说,公民的表达权力依然处于被藐视状态。比如,深圳市明确喊口号、拉横幅、到省市区政府门口等14非正常上访行为,并规定多次非正常上访可实施劳动教养,被质疑逾越身份胡乱设限阻碍信访表达;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庆强带领10名人大代表到广州市环保局调研提起汽车尾气问题时,该市环保局长丁红都打断市人大代表批评环保问题的发言,而导致了代表们的愤然离场;最离谱的是湖南道县县委书记被双规后,当地群众纷纷上街拉横幅舞龙放鞭炮庆祝,该县领导却下令严厉打击庆祝活动的首要分子……

第三:拿话语伦理来说,群众表达是难以受到最基本的尊重的。比如群众利益受损投诉无门,教师权益被侵集体抗议被认定“非法”, 网上议论声起被封、被删、被堵,而随之中国教育乱收费现象已经得到解决了、教师待遇已经大大提高了,群众生活已经步入小康了,和谐社会已经构建了等等的声音成为了主流、占据了媒介的头版。于是在“被解决”、“被提高”、“被小康”、 “被和谐 ”的无奈中,群众心智正常的被说成精神病,被强迫的被说成自愿,他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连定义权也只能任由掌握权力的另一方拿去。

按道理说,权力的平等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不分职位和职业差别的。况且我国的法律中也也公民权力神圣不可侵犯之类的字样,但侵犯之举却屡见不鲜,这是为何?或许,这就是韩红“当官儿是为了拥有话语权”的真是注解罢!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官者也。 “一把手”即“一霸手”,没有大权在握就没有说话的资格和分量。世界上只有羊跟羊的和谐,没有狼跟羊的“和谐”,所以在在羊看来就是罪恶的也必须保持“不争论”的状态。——这种被忍受出来的“和谐”,真不晓得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进步!

韩红原本是唱歌的而已,她坦诚不公地说“当官儿是为了拥有话语权”倒是给我们的社会提了一个醒:一旦普通百姓有了真正话语权,人民群众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李吉明20091117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