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潜规则的认识


 

 

 

对潜规则的认识

 

喻建国

 

 

 

 

潜规则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一时空中进行某一种活动或某一种行为时可行的但又不是被公开认同的规则。如目前上海的道路交通,助动车、电动车、自行车骑车带人可以在道路上行车,可以不十分严格地遵守红灯停绿灯行;当机动车转弯灯明亮时,过马路的行人已经启动过马路;要让在校的学生获得老师的较多关照,就得私下给老师送礼;要让动手术的病人获得医师的较多关照,就得私下给医师送红包;演员想获得导演的较多关照,就得为导演送上导演想要获得的东西;在休闲理发的理发店,能够获得特殊服务,等等。

潜规则不被公开认同的等级,主要有以下三种等级:不被社会法律所认同,不被社会道德所认同,不被社会正向的约定俗成所认同。

潜规则的存在是社会法律的约束力不够强大或是社会道德的约束力不够强大或是社会的正向约定俗成的约束力不够强大所造成的。

在社会活动中,社会法律的约束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经常不能有效地覆盖在社会所有的活动中,当某些人想要获得某种活动的进行或是某种行为的进行时,就运用了潜规则,投入了潜规则的运行,从而获得了想要获得的某种活动的进行或是某种行为的进行。

在社会活动中,社会道德的约束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会出现经常不能有效地覆盖在社会所有的活动中的情况,当某些人想要获得某种活动的进行或是某种行为的进行时,也就运用了潜规则,投入了潜规则的运行,从而获得了想要获得的某种活动的进行或是某种行为的进行。

在社会活动中,社会正向约定俗成的约束力更是经常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有效地覆盖在社会所有的活动中,当某些人想要获得某种活动的进行或是某种行为的进行时,也会运用潜规则,投入潜规则的运行,从而获得想要获得的某种活动的进行或是某种行为的进行。

有些时候,法律的执行者为了社会的特殊运转的需要以保证社会在更大范围中能够获得正常运转,也会故意放松社会法律的约束力,让某些潜规则得以运行;同样,有许多时候,道德的认同者们为了自身的某些需要或是惧怕道德约束的无效,或者惧怕道德约束所带来的报复,从而听任某些潜规则的运行;形成社会正向约定俗成约束力的人们往往因为不能聚合成比较强大的约束力,而在潜规则面前掩面,听任潜规则肆行无惮。

潜规则有时能够为社会提供特殊运转,从而保证社会在更大范围中能够获得正常运转,这一点是潜规则小小的正向作用。但是潜规则更多的是对社会正常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它会为社会正常活动带来强大的破坏力。潜规则的运转也会对社会道德发起强大的攻势,使社会道德受到挑衅。潜规则的运转也会对社会正向约定俗成形成强大的影响, 有时甚至会对约定俗成形成内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