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值准则、概率思维与安全边际


投资是一个典型的玩概率的领域,在投资世界里,最确定的事情就是“不确定性”,幻想找到物理学、工程学那样的确定性再去决策,那是不可能的。概率思维、决策树分析模式,是最起码的思维能力。

 可是,这样的思维能力,很多自称是“价值投资者”的人显得很稀缺,包括宏观经济形势、需求状况、产业竞争乃至公司的产量、销量、价格、成本、现金流等很多问题,事实有多种概率,如:至少可以分成“繁荣”、“一般”、“萧条”等情况,分别进行估算。但很多人自称是“死多头”、“死空头”,完全是一根筋的思考问题,看多时看得死多,完全不考虑那几个变量如果作悲观的估计会如何、预期落空了会怎么办;死空头则一根筋的看跌。

 很多人只看到了巴菲特长期持有有些公司,而不去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巴老经常打桥牌来增强自己的概率感、巴老主管保险公司进行大量的概率估计,包括巴老回顾买入富国银行时,作了几种概率分析及最糟糕时的概率分析,这种概率思维的训练则没有多少人提。

 在网络股时代,巴老诚实的承认“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在2-200亿美元的话,我完全不知道它到底是2亿美元,还是200亿美元”,巴老在抛完中石油之后坦率的承认“油价在75美元每桶时,我比较中性了,尽管不是说它一定会跌”,相信很多“价值投资者”们如果面对“2-200亿美元”的情况,在40亿美元乃至100亿美元市值时大多会选择买入而不是逆向思维一下“错了怎么办”。

 投资世界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投资决策是全部决策的一部分。我们并不能看清未来,更遑论“自己一定能看清未来”,保持对世界、对人生的谦卑,预留误判的空间,是很有必要的。凡事只作最乐观的估计,而不去权衡各种可能性和概率,不权衡期望值,放在任何领域都不能成功,更别说在投资这个高度竞争、高度有效的市场领域之内。

记得赵丹阳先生曾提过一种提法“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才叫机会”,这可谓抓住了投资的精髓。所谓的安全边际,其实呢,就是保证:

 向上的空间大、概率大
 向下的空间小、概率小

 安全边际的精髓,就是保证“正期望”决策,立于不败之地,仅此而已。在一个高度依赖于概率的领域,没有这种思维能力,是很可怕的,不管在口头上标榜自己是怎样的“价值投资者”。我武断的认为:不具备概率思维、决策树分析能力的投资人,也不可能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难以取得长期的投资成功

 丢掉了安全边际,也就丢掉了价值投资的灵魂,正期望决策就荡然无存,就长期而言,投资迟早演化成而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