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管理心理——领导者的思维方法(二十)


《探源“管理学”》之:管理心理——领导者的思维方法(二十)

理智思维

理智思维是指人们在明辨是非、分清利害关系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进行的心理控制过程,是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人的意志、信仰、世界观、品德、知识等对理智思维有最大影响作用。

理智思维的特征:1、自觉性,即人们对行为的目的及其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使之合乎目的。2、果断性,之人们善于明辨是非,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去贯彻执行决定或采取新的有效措施。3、自制性,指人们凭借理智来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没有理智,就不可能承担组织任务。4、隐蔽性,指人们通过自己的情感和行动的自制,把自己的消极情感和行为隐蔽起来,以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5、稳定性,指人们在情感反应和行为过程中的稳定程度。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做到处事不慌、遇惊不乱,在胜利面前不狂喜,在挫折逆境中不沮丧。

领导者要重视自己理智思维能力的提高,在从事的领导活动中,正确的动机、目的和决策、方案、计划的确定,是以清醒的理智认识为基础的。在多种动机、目的、方案中,善于权衡利弊,选择其中较优者。决策问题既不能草率盲动,又不犹豫迟疑。在执行决策、决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除了需要意志努力外,还直接取决于领导者的理智思维水平,即对困难的预料、分析、认识程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