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内测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前一阶段我也注册了一个试试感觉,新浪微博依托新浪原有的资源,尤其是明星博客的资源,微博内测阶段就入住了不少名人,看上去好像很有派头,但是我始终看不出新浪微博到底要干什么,它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众所周知,新浪微博就是模仿twitter.但我们大家都知道,twitter是以社交为起点,尽管它的社交性并不如facebook等一些社交网站强,但依旧依靠其新颖的,实时短小的信息发布和单项关注功能吸引了大量的人气.twitter的发展步骤大概是这样的,其依靠新颖的信息发布和接受功能或者是再加上一些经营策略得到了一些人气,并且有了自己的社交关系圈,之后由于人们能够发布快速的发布实时信息,而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化的即时信息,渐渐的人们发现,这些碎片化的即时信息其实有着非常大的用处,进而产生了即时信息搜索的说法,就连全球搜索巨头google都把它视为未来的竞争对手,并且也积极进入即时搜索领域.再后来人们发现,拥有大量人气的twitter可以作为营销推广的地方,而且其可以设置的单向信息接收方式也使得宣传个人和宣传公司产品变得更加容易,而且能够搜集大量关于产品的看法的信息.于是twitter上开始入住了一些明星和企业.接着呢,又掀起人们对明星的持续关注,进而再次加大人气量.
也就是说twitter的用户是从草根到精英,而草根期间更多的是依靠草根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圈,因为对于草根们来说,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特别关注的东西,他们只需要知道所认识的人之在做些什么,而且还可以设置自己的行为不让别人关注!这是它的起点,到后来,明星的加入,企业的加入,让草根们有了更多讨论的话题,从而加大人气.
我们再来看看新浪微博,他一开始的派头就很大,刚内测,入住的就是大量的明星和者是各行各业的翘楚!而这并不是微博客最重要的东西,试想一下,如果上面一开始入住的都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宣传自己,让人家关注自己,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社交关系,即使存在, 对于运营一个网站或者服务来说也可以忽略不计!那通过这批人或许会吸引到很多草根来关注,但这样吸引来的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都是割裂的,他们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固的社交圈,对于看到的信息自然也不会产生大量的评论,很简单,因为人们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做了些什么,最先会跟朋友进行分享讨论,而缺少了朋友的支持,自然也缺乏了讨论的积极性,结果也就不会像twitter那样拥有很大的运营价值.
于是乎我说,我并不能看懂新浪微博到底在做什么,因为按照现在的做法,它更像是一个媒体,媒体网站的访客特性是什么,特性就是访客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割裂的,单独存在的.只不过新浪微博这个媒体相对于传统的网络媒体来说,能够看到明星们,或者其他一些名人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或者唠叨.这样下去的话,只能说新浪微博这项服务仅仅是给自身的门户媒体作了一个小小的补充,能否持续下去还不一定,如果微博人气不够,没人愿意在上面花时间!
所以说,很多人都评论说新浪微博更像是一个媒体.好,姑且把它当做媒体,如果说是媒体的话,这项业务就不应该存在,因为在它之前已经有了明星博客,草根没有必要非得跑到微博上去看名人信息,到博客里更能看个够.
其实大家都知道,新浪的本意就是推出微博客服务,随着twitter的不断走红,每个人都想沾一点光,但是他们都不喜欢动脑子想想人家为什么蹿红.尤其是明星策略在初期的运用让后加入的用户把关注点只放在明星身上了,而殊不知,自己也可以利用其功能做好多事,明星策略的运用让草根看不清微博客本身的应用价值,带来的误导就是新浪微博就是一个能给人带来名人琐碎信息的地方.而微博客的最直接的价值就是能够随时随地的更新状态,并且实现维护社交关系和单向关注的功能,这些才是微博客服务的卖点,而这些卖点才应该是宣传的重点,明星策略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恰恰阻碍了新浪微博的发展.
下面是我对新浪微博运作的一点建议:1. 任何一项服务都是一项产品,既然是产品都需要进行宣传,告诉人们它的卖点是什么,虽然邀请码是一种宣传方式,但这种方式早就过时,很多东西只能第一次用,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就应该多用一些传统的宣传手段.谁说新经济就不能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呢!史玉柱通过地面推广开了网游推广的先河,不是照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尽早制定一些策略建立起社交关系圈. 可以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也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也可以多找些托,只要初期有一定的氛围,以后就有发展壮大的可能,网络推手的出现给我们的其实就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个行业内,任何方法都可以拿来用,拿来试试! 3. 如果新浪比较看重这项业务的话,可以把它拿出来单独运营,建立单独的网站.门户网站的服务太多,新业务的光芒往往会被其他业务所掩盖.还有一点的问题就是态度问题,很多大网站对国外新事物的引进总是抱着不落后的态度,而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总是想着,万一这东西火了,而自己不引进岂不是亏了.
我觉得国外的很多东西到国内都是可以火的,之所以不火是因为照搬,或者压根就不考虑别人为什么成功以及到了中国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需要改,哪些需要加入本土的应用.(文/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