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重庆道路: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


  后危机时代的重庆道路: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

    重庆银行业方面,2009年有两个指标值得注意:一是贷款余额。重庆市贷款余额增幅连续6个月全国第一,银行不良贷款率。重庆在贷款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资产率继续保持“双降”态势,不良资产率现在排全国第三位,仅高于上海、北京,金融生态进一步改善。 2009年上半年重庆金融业在各行业中一马当先,对GDP的贡献超过房地产业,历史性地成为重庆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暂不知道最新的具体数据,金融业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是我们近年来多次呼吁的,超过房地产业是件好事,能保持重庆可持续发展,也是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重庆的目标是朝着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迈进。按黄市长思路,从目前国家的政策走向看来,年内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急刹车,但调控的重点和方式方法上可能出现微调,下半年可能适度压缩新增贷款规模。重庆应争取贷款余额稳步上升,并对其他地区形成信贷资金辐射。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利用OTC市场和深圳创业板,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市工作做好;加快ST股的改造重组;争取全国各地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到重庆开分公司,吸引国内外投资银行到重庆来拓展业务,大力推动各级资本市场的资产重组、收购和兼并。 抓紧 六小类新兴金融机构建设: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这六小类新兴金融机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金融资源的聚集与辐射,金融生态的建设,重庆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具体解决以下8大问题我感到很重要:(1)    金融结构演进的路径选择问题;(2)统筹城乡制度安排上的“金融抑制”问题。(3)“西三角”金融资源的聚集与辐射问题;(4)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小企业以及存在的融资难问题;(5)金融生态建设问题;(6)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建设立法促进问题;(7)重庆金融业的跨区域发展战略。(8)发掘重庆金融历史文化,塑造内陆开放型金融文化。

  重庆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现实、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