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共和国60华诞。
今天,中国注定成为了世界的主角。纽约帝国大厦首次为中国国庆点燃象征五星红旗的红黄灯,英国首相布朗在媒体上撰文为中国祝寿,日本《朝日新闻》刊登整版文章介绍中国60年的成就,远在南美的巴西众院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特别大会。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说,有太多的理由庆祝新中国60周年。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刊文指出,今天的中国是一颗升起的新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豪、更加富裕、更加自由。
今天,所有共和国公民,所有全世界华人,所有的世界目光,都聚焦北京——气势恢宏的阅兵礼,绚丽多彩的联欢晚会……
所有的赞美都不为过,所有的颂扬都有理可循,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彰显共和国的崛起、复兴和未来的美好!
其实,我的45年和共和国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或者说,我45年中的30年见证了中华民族崛起的30年。
我出生的时候,共和国刚满15岁。我出生的当天,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的核大国。打我记事起,国家就在人民公社的大锅饭里的挣扎,父辈的艰辛劳作换不来只砖片瓦,每年都在为倾斜的房子、可伶的分红、不休的斗争、儿女的出路、家人的生机而操劳,我的父亲、母亲、姐姐,都在为全家人的糊口而奔波。那个时候,汉民、金枝……这些武汉的知识青年,也在因响应“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而消耗青春……
转机出现在1980年前后。那个时候,乡村的贫穷,国人的愤怒,已到极致。记得78年9月,听到毛泽东去世的消息的时候,我正在去乡村小学的田埂上,没什么感觉,可乡民那个伤心啊,无法言说,毕竟,一代伟人对于国人的影响太深了。后来,知青陆续回城,形势渐变。78年暑期,我和我的3个小伙伴参加全县武术训练,回来后巡回表演,管的就不那么严了。79年9月,我们集中到公社中学上初二,看那个时候的高考试卷,很多试题我们就可答。
初中二、三年级,我因我的武术、兵乓、篮球特长和极好的语文成绩,担任学生会体育部长,每天领着全校上千人出操。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宋火云、数学老师王平、历史老师舒先骏、体育老师商汉生……都对我关照有加。高中两年,正是国家发生巨变的时候。人民公社撤销了,分田到户了,推崇万元户了,乡村的气氛大变,人人为我,家家奋进……
高中毕业的时候,上大学是我们农家子弟的唯一出路。商品粮,是我们的一个梦寐以求的东西。可是,于我而言,高考两试不第,前途茫茫,心灰意冷,整日不知所终。
1984年11月,在撤社建区后,区公所首次半公开招募中,我有幸进入政府,成为一个亦工亦农干部,一个“背米袋子”干部——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背景,能够得以进入“干部”之列,一时成为乡间美谈和官场焦点。之后,统计、文书、通讯员、上大学、回乡镇、去国企,参加经委招考……一路艰辛打拼……
1997年1月,当我终觉仕途无望的时候,下定决心南下深圳。其时,国家经济和政治已经取得显著进步。99年的时候,在台湾公司已经做到陆干中最高职位,偶尔听到权威媒体中关于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道,我敏感地认识到——或许不久,就将定义为“特色理论”——果不其然,不久后的提法就逐渐演变成“邓小平理论”——是的,我们国家需要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理论,正是这些理论的创造和发展,引领中国不断进步,例如,三民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个时代需要有符合那个时代特征的理论。
南海撞机和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发生后,我着实心里忐忑——可别发生战争,打起仗来,深圳可首当其中啊。应该说,江泽民、朱镕基为首的决策层,执政十年,成绩斐然,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与此对应的,我在深圳的情况也有了很大改观。
2000年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之后出任珠宝企业常务副总经理。再后来,成为深圳知名品牌评审专家、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员、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员……再后来,也就是30天前,我加入雅图,承担集团化管理的前期筹备、上市准备和管理整合……想想,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子弟,能有今天,没有国家的不断转型、没有国家的不断进步、没有国家的不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无数先知先辈的舍身取义,靠的是无数智者志士的前赴后继,靠的是全体国人的辛勤奉献。
在我们为共和国60华诞庆祝的时候,不能忘却那些为建立共和国而牺牲生命的人们——读读历史吧,年轻一代;看看那些精彩的故事片吧,例如《人间正道是沧桑》。曾几何时,当我看到红军开始长征的画面,听到那凄婉的《十送红军》,心里那个痛啊!曾几何时,当我读到那些中国军民前赴后继抗击外来侵略的故事,对于“前赴后继”这个成语才有了痛彻心底的理解!
国家的今天,是国和家的今天;
国家的明天,是家和国的明天!
假以时日,我能够再活十年、二十年,看看那个时候的中国,经历那个时候的国家生日,又是一副什么样子呢?
愿我们的中国,愿我们的国家,愿我们的国和家,明天更美好!
亲历中国崛起30年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