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核心期刊)2003年第3期
周易与科学之揭秘
——评《易之道——上古科学揭秘》
张景祥 张 薇
周易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研究的热点,而且,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介入周易研究,取得了不同凡响的研究成果。苗孝元和姜在生两位先生的新著《易之道——上古科学揭秘》(齐鲁书社2002.年9月出版),就是系统地分析、揭示周易与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的专著,颇值得一读。
一、周易的本征及其视角
自然科学介入周易研究,是必然的,这是由周易的本征所决定的。“本征”指基本属性,它不同于“应用”、“功能”等概念。周易的本征是什么呢?最早认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后来周易上升为儒家经典,而且是六经之首,是最重要的儒家经典。可是,这没有消除人们对周易的不同认识。由于言语歧义,也由于视角不同,人们对周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形容人们读《红楼梦》一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现在人们对于周易,也有卜筮易、预测易、象数易、义理易、科学易等说法。如何从这些不同说法中来确定周易的本征呢?看来视角的选择具有关键性。当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周易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周易的应用和作用,而且还可以看到即使今天的科学技术与周易也多有契合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易无疑是成立的。这丝毫不排斥从其他视角看待周易所得到的认识。
苗孝元和姜在生两位先生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坚持从科学的视角来看待周易,并进一步运用科学来研究周易,认为科学性是周易的本征,即周易的基本属性,如果把周易六十四卦的数字连续性与唯一性抽掉整个周易的大厦就会倒塌,这就是本征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们的著作《易之道》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揭示和论证周易的这个科学本征。
二、周易研究的科学性
《易之道》以科学的视角、科学的方法研究周易,体现了周易的科学性。周易与科学可以互为工具和对象,以科学揭示周易,以周易指导科学。周易与科学还可以互为标准,相互印证。用数学编码来研究卦图,是用科学研究周易;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受周易启发而创建二进制,是周易引发的科学创新。而六十四卦与DNA的相似性则应理解为周易与科学相互印证了其合理性和自然性。
科学地研究周易,并且客观地描述周易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应该注意“考、探、证、退、用”几个方面。“考”,就是考古、考证,用物证和事实客观地研究历史上周易曾被应用于哪些领域以及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哪些影响。“探”,就是探究、探寻,用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研究周易存在什么机理抑或什么玄机,探究其具备什么样的性质和功能。“证”,就是证明、论证,研究周易与哪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自然科学规律相吻合。“推”,就是推测、推理、推广、推新,研究周易可能的应用,无论是过去可能存在的应用,还是将来可能存在的应用,研究发现周易在新的领域的应用或旧领域的新应用。“用”,就是应用、新用,把周易视作一个“词牌”,填写新的“歌词”。比如刘孝存就把易经下经三十四卦谱写成“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三、《易之道》道出了周易与科学的关系
人类理解自然界经历了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离人类最近的莫过于人本身,而人类天然的阴阳差异或许会成为先哲们建立对立统一规律的最初启示。于是由女阴和男根衍生的爻符成为周易的最基本元素便不足为奇了。阴阳爻符经不同的搭配,三爻叠成八卦,两卦相叠得六十四卦。《易之道》作者从河图、洛书的数学内涵出发,创造性地用现代数学语言把与周易相关的两幅图文翻译成了现代小学算术里就常引用的九宫图,就像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鸡兔同笼”问题用现代代数来描述一样令人信服。由此,还可以推断出佛教“卍”字符与河图、洛书的同源性,更奇妙的是通过对银河系的比对,道出了河图有可能是“河中旋涡的图像”或“银河系图像”的简称。我们无法知道最初古人使用河图、洛书的含义,但我们可以客观地阐述:它们与天文学观测具有可以相互印证的一致性。(《易之道》作者苗孝元注:2003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存在DNA双螺旋星云,它与河、洛双螺旋结构十分相似)。看过《易之道》的读者可以有自己的新发现,比方说,虽然武则天在长寿二年(公元696年)指定“卐”字符读“万”音,其实这个符号与汉语中“九”字的来历应该是同源的,当然这有待于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证实。
古易六十四卦与二进制数具有某种一致性或吻合性,河图、洛书与DNA双螺旋模型以及汉画像石“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的共同性,太极图与二进制模型的相互推演性,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古易不是杂乱拼凑而成的,是有严密的科学排列顺序的。不管易经卦图最初是用来干什么的,或许最初根本就不是用来反映宇宙与生命之道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说,从今天的观点看,易经卦图完全可以用来反映宇宙与生命之道。《系辞》已阐述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作用,《易之道》只是用现代科学的成果,系统地说明“《易》是以天地为标准,可以用来反映和印证天地与生命的一个科学体系”。
《易之道》揭示了周易与占筮的关系、周易与科学的关系。江湖术士依易算命,并非周易的过错,更非周易的要义。由于周易的博大精深及其内在的科学性,周易研究,应该成为我国对古典著作进行学术研究的一只“会下金蛋的鹅”(典出希尔伯特论费马最后大定理)。周易的解读过程可能会涉及考古学、文字学、社会历史学、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也会发展出一些新的学科研究方法,从而促进这些学科本身的发展。周易与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中规合矩”的。
在周易研究过程中,不能把周易应用与功能定义成周易的属性,即不能因为周易曾经被广泛地用于筮法活动,就主观地否定周易的科学属性;反过来,也不能因为周易具备科学的属性,就否认它被用于筮法的事实。《易之道》运用多门自然科学的成果印证了周易的科学属性。科学地研究周易需要综合科学、比较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其重要意义在于发掘周易的性质、功能,以及对我国古代文化、哲学、医药等已经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未来可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