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电视述廉过节,可笑的贴门神反腐!


    “我儿子上大学时,没有宴请一个人。儿子结婚时,单位几乎无人知道……”“我家住房建筑面积130平米,位于阳光小区,是本人自费购买的。”“2008年度奖金、福利均按照县财政规定统一领取……”1月22日晚8时,泗洪电视台播放泗洪新闻结束后,泗洪烟草局烟草专卖科科长、计生局执法大队队长、建设局规划办主任、梅花镇梅花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等4人在电视黄金时间段分别向全县百姓承诺廉洁过春节。(2009年1月24日人民网转自《扬子晚报》) 

    时下,“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这已经成为人们衡量干部是否清正廉明的标准之一。据泗洪县纪委负责人介绍,群众的顺口溜和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表明,春节已经成为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易发、多发期。本次组织开展的电视述廉和服务公开承诺,其目的就是关口前移,做到教育在前,预防在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节日病”的发生。对于组织者的如此良苦用心,我们表示赞同和钦佩,但是,组织百官像走马灯一样地到电视上承诺一番,就真的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节日病”的发生,这种想当然的做法,总不免给人一种可笑的贴门神反腐的感觉。 

    其实,类似泗洪这样的做法,其他一些地方也曾做过。但是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并且也没见有多少贪官真的通过电视述廉而“浮出水面”。从泗洪县的做法来看,组织者还是提供了群众监督的渠道的。每名干部在直面公众述廉时,画面的左下角,始终显示两个廉政监督举报电话号码。县廉政办的同志解释说,如果群众发现述廉人言行不一,可以随时电话举报,电话具有自动录音功能。这样做,确实使参加述廉的干部感到了压力。泗洪县公安局车管所所长杨廷标是第二期述廉对象,他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我们如履薄冰,虽然台上几分钟,但台下无数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稍微不慎,群众就很有可能会对照你承诺的标准举报你。” 

    但是,笔者担心的是,群众即便知道电视上的官员是在空嘴说白话,而且也已经掌握了某位官员的“劣迹”,大过年的,真的能去拿起电话进行举报吗?举报了,也真的能有结果吗?其实,不要说电视承诺时可以举报了,就是平时,哪一天举报电话都没有停过,但是有多少群众会通过举报电话来举报贪官,又真的能把贪官扳倒的。如果真的这么容易,也就不会出现群众联盟历时数年、数十年才将贪官扳倒等这样的政治悲剧了。现实中,反腐倡廉的环境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泗洪县百官上电视承诺廉洁过节,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如果上电视的百官都能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做到,那泗洪县完全是江山一片大好,也就不会有腐败分子了。如果“贼喊捉贼”,就能“天下无贼”,那这个世界早太平了。 

    相信那些被选上到电视上述廉过节的官员,不可能公开说自己收受了多少多少钱财,贪污了多少多少公款,包养了多少多少情人,肯定都会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怎么怎么的清白、如何如何的廉洁。真的如此吗?鬼才相信。老百姓肯定不会相信,所以也就不会去当真,说了也就是说了,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较真,甚至不会有多少群众去看这样的“廉政秀”,而将频道调到其他更好看的电视节目中去了。所以,这种看似很郑重其事的电视承诺,也不过是一种赶时髦的“作秀”,是官员的一次“自娱自乐”而已,效果不会咋的。 

    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也是诚实的。但是,嘴上一套,行动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官油子”、“官痞子”不是没有,而是大有人在。他们很会拣好听的说,也很会挑肮脏的做。他们的存在,使党的红色本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常常会混淆干部群众的视听,转移监督管理的视线和方向,使反腐败工作增加难度。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了一些官员在自家门口贴上“要官别找我”、“送礼者请回”的“告示”来进行反腐的新闻。当然,这种“贴门神”式的反腐,既被称作是一种无奈之举,更多的是被看作是一种“作秀”、“炒作”、“标榜”,其实际效果也往往大打折扣,甚至一点效果没有,只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鬼把戏。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但是,反腐败绝不是靠“花样翻新”就能收到实效的。要想真正刹住腐败现象,关键靠党纪、靠制度,从实践做起,从执行力抓起。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相关新闻: 

    江苏泗洪百官上电视承诺廉洁过节 直言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