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民工(图)


(广州美院教师苏坚以奥运农民工为原形创作的油画《他们》)

 

偶尔在网上看到两篇关于文化民工的帖子:

 

《平秋:民工与流氓》(2007/11/30

张小平管自己叫文化民工,我觉的王冉该叫文化流氓。

做民工或是当流氓,我并不觉的有对与错、好与坏,个人喜好而已。关键是,要先想好了怎么动手怎么收场(Before Trouble),再去做(Trouble Shooting)。在战略上要执着,在战术上要灵活;要善于结成民工队或是流氓团伙;要善于扯蛋,更要善于闭嘴,还要善于逃散。他们的魅力,或许在于,不仅位居高台、而且多元多面,要知识有知识,要本事有本事,却有勇气叫民工,有信心耍流氓;并且总在你解读疲劳的时候,不断的手腕翻新,层出不穷,令人欲罢不能……琢磨了半天,没一个我能的,只能逃散。

后来发现,火星已经回不去了,那地球,就不算危险。

 

看了有点费解:第一、为什么王冉该叫文化流氓;第二、不明白这帖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夸哩?还是讽刺?哈。管它哩!

 

另外一篇博客文章是纪希萱写的,给文化民工进行了定义:

 

文化民工,即给文化人干苦力的人。

现代文化民工,排版、校对、编辑之流是也。

古代的真的文化人都是自己修竹片自己编竹简的,只有重体力活儿才交给民工干。

这辈子倘若非要干民工,我愿生在秦始皇时代。把坑儿刨得又大又深,假文化人在下面哀号的时候,我只管在上面填土,之后站在上面多跳两下,防止他们再翻身,然后躲进深山里,给真的文化人凿碑去!(作者原创,2008-3-12 21:27

 

顺带说一句,《工人日报》的文化编辑张楠,一直想让我写一篇关于像我一样的文化民工生存状态的文章,但我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和心情,真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