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宏观调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张五常12日发文《北京要立刻撤销宏观调控!》,国内一些所谓专家对此意见纷纷。我也是学经济的,看了大家的意见,虽说没有要北京要立刻撤销宏观调控立意那么夸张,但是至少我是认同张五常的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的。至少这一年多来,我也是有点忧心如焚的。本来多年来不是十分紧张的天天盯着经济形势发展,总感觉形势不会坏到哪去。可近一年来,中国的宏观调控确实出了问题,而且不是小问题。前面几篇文章我就说过,目前经济形势已经形成危机,是人为造成的。

    那么中国宏观调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昨天的博文《应怎样应对房价泡沫》还新鲜热辣,其中我说到了三个管理无能人为错误。

第一个失误。两年来还有一个严重的泡沫效应极端现象是去年的股市疯狂和今年的股灾。股市的疯涨意味着经济的泡沫效应值短时间内的极端虚长,短时间内的财富虚长效应是引发这一轮通货膨胀的导火线,也是推动这一轮房价炒作的助推器。前面的文章我说这一次我国经济发生目前的困难局面,是管理无能人为导致的。这起源就是推动前年到今年股市波动的没有多少合理成分的股改方案。

第二个失误。早在07年9月控制房地产的政策出台,我就痛心疾首直说愚蠢之极。我在强国跟帖中就指出,新政无疑最大的打击面是正在形成的中产阶层。近两年股市形成的增量资本要转化成实际资产,转化成生产力,就必须鼓励增量资本适当退出股市,投入实业,转成消费。而这样操作扶贫不就,抑富不成的房产新政,于国于民均为不利。要看到不少新形成的中产阶层正是形成于这一轮股市行情,如何帮助这个新形成的群体能够最终稳定在这个层面,是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格局调整十分有利的。显然让这部分人继续停留在股市坐等股市泡沫的破灭是愚蠢的,让这部分资产全部转化成非资产性消费更是不可取的,目前CPI的增长已经到了危险边沿。时至今日局势已经不同了。当时情况,可以股市泡沫消化房产泡沫,最终会有大部分泡沫转化成实体经济收益,基本能实现有效转化,我国经济有可能从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房市新政把这个机会破灭不说,还造成如今的危机局面。这又是管理无能人为导致的。在如今的局面下,高房价无法转化,无人承接,当然是极端的泡沫,除了多破产或多被兼并几家公司,房价下降不用催促已是大趋势。两三年的调整期是少不了的,什么时候结束,要看这次股市泡沫破灭什么时候被消化掉,以股市为主的资本市场何时恢复正常运作。

第三个失误。(接上文) 而什么时候会有起色,还得看目前由于近期第三个大的人为失误——新劳动法推行等引起的外向型经济滑坡导致的影响国民就业、影响经济大局向不利局面发展的势头何时止住。在《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成为长期的基本国策的提法夸张了点》一文中我是这样表述的。目前由地产市场和股市恶化引发的资本市场的危机,是否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导致整个经济形势逆转,形势还不是很明朗。热钱幽灵还在转悠,过剩的产能还没有压缩,但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发展切实出了问题,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是必要的。特别是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恶性涨价、人民币升值、国内新劳动法实施导致劳工成本大幅度上升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占国民经济份量超过六成的外向经济发展出现影响国民就业、影响经济发展大势的不利局面。

三大失误一个连接一个,相互叠加影响,造成今日局面面对正在传播的国际经济危机是十分严峻的。要说出台相关政策的管理者不懂经济又说不通。可事情往往就是由半桶水的人太想有所作为造成的。有什么佐证?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要推动产业升级,人为的划出产业转移区,人为的出台不合时宜的新劳动法,实质就是急于求成之作。可经济发展是政府有形的手能左右的吗?!

经济科学也是社会科学,必然要依社会科学的规律办事。社会科学的最基本的一条是要以社会自组织作为运作和管理基础。经济的自组织会自我完善、自我纠正,自我发展,对经济的干预往往是对自组织基础的平衡的破坏。为什么要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是遵循自组织规律来发展的,为什么要减少政府干预,是要确保自组织规律不被破坏。可我们半桶水的经济管理人才们胆大包天,胡作非为,出台政策连意见咨询都没有,谁给了他们那份权力和胆量。十三亿人民是玩偶?实在可气。

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