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及移民大事记


三峡工程及移民大事记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

1955年开始,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

19701226日,葛洲坝工程批准兴建,作为三峡总体工程一部分先行建设。

19844月,国务院原则批准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编制的《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三峡工程实施蓄水位为150的低坝方案。

198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确定坝高为185,蓄水位为175

19924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31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下设三个机构:办公室、移民开发局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19938月,国务院发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规定:国家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199412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5年,三峡库区一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

19973月,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

19979月,三峡水库淹没区一线水位移民搬迁基本结束。

1997118日,三峡工程实施大江截流。三峡工程转入二期工程建设。

2000717150639名重庆市云阳县农村移民外迁到上海市崇明县落户。这是由政府组织的首批外迁移民。

200131日,修订后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开始实施,《条例》结合一期移民工作实践,对移民迁建和管理的一些政策和原则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200211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200211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在三峡工地成功吊装,标志着三峡首台机组大件安装基本完成,从此进入总装阶段。

20034月,二期移民工程通过验收。

20036月开始,蓄水至135米,由此开始通航、发电,枢纽初步产生效益,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

2006520日,三峡大坝举行全线建成庆祝仪式,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

20069月,三期移民工程通过验收。

20069月开始,蓄水至156米,比初步设计提前一年宣告实现,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20088月,四期移民工程通过验收。截至20086月底,三峡工程已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24万多人,淹没涉及的12座城市和114座集镇已完成整体搬迁。

    ●20089月中锂,将开始试验性蓄水,蓄水目标是最终水位175米,三峡工程由此将进入正常运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