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似难避免
赵庆明
2008-8-26
年初时,人们似乎对经济增长还很乐观,因此“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如今面对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似乎更加担忧经济增长放缓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了“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控制物价过快增长”。而根据笔者的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可能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
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难“脱钩”,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仍不乐观
去年下半年时,面对欣欣向荣的中国经济,很多经济学家讨论中国经济是否正在与美国经济“脱钩”(decoupling)。当时争执还是非常激烈的。如今过去仅仅半年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经济界似乎已经将这个词忘记了,这说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还难以“脱钩”,尽管可能在周期上存在一定的错位和差异,但是如果美国经济不景气、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注定也难以独善其身。
美国次贷危机不会更加严重,但考虑到总统换届,美国经济恢复景气和信心还需时日。在去年底今年初,很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乐观地认为到今年三季度或年底,次贷危机就会结束,美国经济就会复苏。如今,对于次贷危机的担忧似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很多人认为会进一步加深,会出现“第二波冲击”。对此,笔者倒不这样认为,次贷危机可能还未结束,但是不会更加严重。根据笔者的研究,美国的次贷危机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第一个层次,是处于次贷危机第一线的那些专门以发放次贷为主和以投资于次债为主的金融机构相继暴露问题,或破产倒闭,或被收购,大约发生在2007年初至2007年的8月前后。第二个层次是那些业务涉及次贷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次级贷款以及次级债券是它们重要的业务部分,也曾构成了主要的利润来源,但是危机爆发后,次贷以及次债反而成为累赘,深受其害,导致大量减记资产和利润大幅下降,例如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摩根斯丹利、美林、雷曼以及汇丰、瑞银、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等,它们自次贷危机刚刚显露苗头时就开始披露或暴露因为次贷或次债导致的损失,例如汇丰早在2006年底就有披露。至今这些金融机构仍然不断为次贷减记资产或下调利润,未来也有可能仍会继续减记,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对于这些综合性的金融机构来说最严重的时期基本过去,不会有更严重的情况出现。第三个层次,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的基础和根本——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问题也已经暴露以及得到救治。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所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美元,几乎占全美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今年7月初,传出“两房”将陷入困境,引起市场一片恐慌,担心次贷危机会进一步深化。很快,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一项住房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财政部将可向两家机构提供足够信贷,并可在必要时出资购买其股票。至此,从纵深角度看,不会有更深层问题发生,尽管目前美国的高危银行已达90余家,也仍然会有银行因为次贷损失而破产,但是毫无疑问,次贷危机对于美国金融机构的影响不会更加严重。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临美国经济因总统换届而可能存在的政治周期。小布什继任总统时,美国经济正在遭受网络泡沫危机。在小布什的第一年任期内,美国各季的经济增长不仅比上年大幅下滑,同时也是逐季下滑,到第四季度仅增长0.23%,从第二年一季度才开始复苏(参见图1)。如今美国经济正在遭受次贷危机,无论是共和党的麦肯恩还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当选下任总统,他们在任期内的第一年都有会清算过去存在的问题,以树立自己的经济业绩以及为连任打下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到明年美国经济也很难有起色,而是会继续呈现低迷状态。
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势也不乐观。欧元区15国GDP今年第二季度环比下滑0.2%,为1995年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区内经济首次出现萎缩。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第二季度出现近四年来首次萎缩,环比下降0.5%。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第二季度环比下降0.3%,前一季度为增长0.4%。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3%。欧元区的多个研究机构表示,整个欧元区转入全面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大。英国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零,低于分析人士此前预期的增长0.2%,结束了英国经济自1992年以来连续63个季度的增长势头。日本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一季度下降了0.6%,按年率计算下降了2.4%,这是日本经济去年第二季度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从当前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劣于年初的预测。
世界经济不景气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我国经济。一是通过贸易的直接影响。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我国出口增长22.6%,比上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国出口仅增长9.9%,是近7年来我国对美出口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前七个月我国贸易顺差同比减少131亿美元。由于进出口贸易是热钱进入我国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如果扣除热钱因素的影响,我国今年以来的出口增速下降幅度应该更可观。二是通过信心的间接影响。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普遍不足,这种信心也会传递到我国。当前我国股市持续下跌,就主要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有关。当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时,就会减少投资、控制企业扩张速度和规模。
二、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多数已经下行,股市、房市双双低迷,市场信心明显不足
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1%,比一季度下滑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滑2.5个百分点。事实上,自去年二季度GDP实现同比增长12.6%的最高点以来,随着去年下半年加强宏观调控,各季经济增速在逐步回落。今年前七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比去年同期的26.6%加快0.7个百分点,但是如果考虑投资品价格的变化,实际增速为17.87%,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同样,全社会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今年前七个月增长16.0%,比去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前七个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37.2亿美元,同比负增长9.6%。
当然,消费同比增长有所加快。今年前七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21.7%,如果考虑到物价的变动,实际增长为13.0%,比去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但是消费能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似乎动力不足。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不仅低于GDP增速,也低于消费的实际增长,这本身就不利于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如果考虑到下半年经济放缓、物价仍然居高不下,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可能难以避免也会放缓,消费增长的后劲恐怕不足。
股市和房市走势低迷,市场信心明显不足。6月末,上证、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2736点和793点,比年初分别下跌48.1%和46.1%;市场流通市值缩水为6万亿元,比上年底下降35.9%;两市日均成交1412亿元,同比下降30.4%。上半年,全国房价涨幅有所回落,尤其是部分城市房价下降,加剧市场观望气氛,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时出现负增长。全国完成销售面积2.6亿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7.2%和3.0%。北京、四川和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下降47.1%、22.7%和20.3%。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下降,2008年6月,同比上涨8.2%,同比涨幅比1月份低3.1个百分点。深圳、成都、南京、武汉、广州、福州、南昌、重庆等16个城市6月份环比房价出现负增长。而预示我国房地产走势的综合指数——“国房景气指数”自去年11月达到106.59点的高点后,连续回落,到7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2.36,比上月份回落0.72点,比去年11月份则回落4.23点。
三、我国经济仍能保持较高增长,但是增速放缓难以避免
目前来看,在今年初中央制定政策时,对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增长可能过于乐观,而对通胀则似乎过于担忧,因此,将预防通货膨胀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并且实施了更加严厉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严格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年初央行确定今年度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不超过上年的规模,即3.6万亿元。今年1-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28343亿元,仅比去年同期多增605亿元。目前来看,这种简单的规模控制并不合理。首先,经济总量的基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的基数是22万亿元,而今年的基数已经是25万亿元,不同基数的经济总量所需要的货币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不应该简单的划等号;其次,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今年全年的通货膨胀很难低于6%,即使仅考虑通胀的变化,新增信贷规模也要比去年增加6%。这种不合理的信贷管制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主要的拉紧了企业的资金链条。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十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并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当前,尽管中央已经调控的目标已由“双防”转变为“一保一控”,但是政策措施上似乎还没有形成共识和合力。宏观调控的目的是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如果经济增长过快,那么调控的目的就是让经济放缓一些;如果经济增长放慢了,那么调控的目的就是让经济增长增快点。总之,实施调控的目的是将经济增长拉到正常的轨道上去。因此,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措施就要不断地适时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在信贷控制上,尽管当前央行有所放松,增加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但是增加的额度仍然极为有限,如果不能够继续放松,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很难化解。当前仍然有些部门或者个人要求继续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甚至要求不仅不能有所放松甚至还要加强。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呼吁增加财政支出,但是似乎仍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
从长期来看,我国仍然具备高速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将保证投资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社会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当然,从短期来,我国有能力保证经济增长不出现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我国财政实现盈余达到1.19万亿元。而据央行的统计,截至2008年7月底,我国财政存款高达2.98万亿元。如果再考虑到我国财政的融资能力,我国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是相当强大的。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展开,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无形之中将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如果经济放缓的程度过大,财政可以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这不仅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灾后重建的进程,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此外,我国公共产品的需求空间也非常大,财政政策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尽管无论从长期来看,还是短期内可实施的刺激措施来看,我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短期内难以避免。这是因为:一是会受到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可能独善其身;二是经济一旦下行,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即使采取宽松的政策措施,人们的信心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恢复和增强。因此,综合国内外的因素考虑,本轮经济放缓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09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