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股:二季度的炒做只是这轮大幕的“序曲”


 最新信息表明,中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连续4个月回落,较去年同期增长4.9%,较7月份的6.3%大幅回落。这是否意味着政策周旋的余地在加大?我并不这样认为,从目前形式看,CPI在今年末明年初仍有可能大幅上涨,相关信息也证明了,目前的粮食安全仍旧是摆在管理层的首位。据《香港民报》报道,即将于下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七界三中全会,主题是讨论农业、农村、农民的所谓“三农问题”。而以近5年中央政府连续下达的“一号文件”,也无疑是以贯彻“三农”为指导方向。我们认为,对于农业股的价值,需要从政治和行业发展前景双方面去重新评估。今年二季度市场对于农业股的一轮炒做只是这轮大幕的“序曲”。

近5年国家关于农业政策的“一号文件”

时间

内容

重点

04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增加农民收入

05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增加种植补贴、减免税收增加农民收入

06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加强农村建设

07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增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08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投入

粮食价格上涨是必然

从趋势看,目前国家粮价虽然有一定的回落,但涨幅仍十分可观。在政策的调控下,国内粮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只有非自给自足的大豆价格变化与国际接轨。如果将大米与大豆价格之比作为趋势线,可以发现比值已创下06年以来的新低。过于低廉的大米价格如果引发种植物比率发生转移,将造成粮食减产的不良预期,保证粮食的安全性,决定了大米价格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上涨。

同时,虽然目前中国的谷物库存充盈,但今年农资成本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国家的粮食直补也不能完全弥补这一涨幅。释放粮食价格上涨空间一方面可以合理抵补不断上涨的农资价格,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农民种植热情,保证下一年的种植安全。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国内外粮食价格的“洼地效应”,减少或明或暗的粮食出口。

耕地资源或被赋予新的价值

有限供给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令全球耕地日渐稀缺,而城市化令中国耕地的供给形势更为严峻。国际上耕地的价格已有了大幅度的上涨,但市场机制缺乏使中国耕地资源价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指出国家下一步的任务要争取保护耕地,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虽然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确实维持在18亿亩之上,但是逐年下滑,目前已日渐逼近“18亿亩”的红色警戒线,后期如果不能解决荒耕问题,这一数据将继续下滑,挑战国家耕地安全底线。

而从《香港民报》的报道透露,下月的三中全会的议题之一,就是要彻底解决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按法律规定,土地全属国家所有,但所谓的集体所有制,却给一些乡镇干部利用建设用地打开贪污受贿之门,这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从报道可以看出,此次讨论农村的土地制度,变通方法将是修改《土地管理法》,允许农用土地上市“流转”,而这必将赋予农业板块新的概念和价值。

高盛“养猪”,养的只是猪吗?

08年8月,高盛在背后借道江西百世腾牧业集团,收购了湖南、福建等近10家中等规模的生猪养殖场,此前,高盛和蒙牛、小肥羊业也有过深入交流。在《中国经营报》的深度报道出笼后,市场一片哗然,舆论普遍难以理解一家称霸全球复杂的高端金融衍生市场的国际性大型金融集团怎会钟情于畜牧业。其实,国际VC、PE资本涉足中国农业产业领域早已不新鲜。除了“高盛”之外,德意志银行也有意注资中国三大肉类加工企业之一的宝迪集团。从投资角度分析,国际投资资本在投资方面注重多元化,更懂得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获得超值利润。自从经历了07年的猪肉风波后,生猪养殖行业受到国家多项补贴和政策的支持,未来养殖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将可期待。但是,如果放到整个国际农业产业的环境来看这个问题,答案可能更为有力。畜牧养殖业的参与可能也只是一个产业渗透的开始。

此外,由于畜牧养殖业属于资源极度消耗的行业,在生产一吨猪肉的过程中,要消耗6-7吨的饲料粮食,而中国需要1000吨水才能生产一吨饲料粮食。如果是生产一吨牛肉,消耗的资源更多。因此,过度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地区极不利于环境保护。中国是个极度缺乏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对于养殖业的发展本就应该小心翼翼。一旦今后这一子产业链的运作难以受到政府控制,成为他国生猪活牛的“后花园”。我们珍贵的水资源、耕地资源等于变相出口。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不管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从拉动内需,城市反哺农村设想,农业需要真实的去反映它的“价值”。管理层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将使这个产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