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见惯了许多在国外已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的华人教授回国从事诈骗活动,明明是美国大学的全职教授,却声称已全职回国,担任要求全时在国内工作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而实际上只是一年回国度假一小段时间,借此骗取中国给予的全职报酬和待遇,国内大学也以其名义骗取国家相应的科研经费。即便如此,当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饶毅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施一公分别在去年年底和今年2月宣布全职回国担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时,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因为他们似乎是真正地全职回国的。施一公还在今年3月高调接受媒体的采访,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并以此说明自己的“毅然”:“然而,当清华大学呼唤时,他却毅然放下这一切。普林斯顿大学十分不舍,征询他意见:能否以停薪留职的方法回清华工作两年后再返回普林斯顿?他非常感谢学校给的机会,但在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信中,他说:希望你们支持我,我认为我全职回中国,对普林斯顿和清华的贡献比我全职在普林斯顿更大。”
饶毅是真的全职回国,这一点毫无疑问。在他回国任职的同时,他在西北大学的实验室已经关闭,原来的研究生转到其他实验室,在西北大学的人员名单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了。
但是能够接触到美国资料的人们却看不出施一公也如此毅然。6月2日,“广角镜”发现在刚刚公布的2008年霍华德·休斯医学学会研究员名单中,有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的名字。该学会只资助全职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医学研究,如果施一公真的已全职回国,就不可能当选其“研究员”。第2天,“南方”也发现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网站上好像一切正常,施一公仍名列其教授名单,仍有对施一公的介绍,而且论文更新到今年5月5日。随后,这一网页链接就失效了,但是已让一些人怀疑施一公是不是真的全职回国。(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实验室的网页则至今存在,里面没有提到“清华”)
也许是为了回应这些质疑,据“天山童姥”说,在7月底举行的中国晶体学术会议上,“施一公提到他将于8月份到普林斯顿大学参加这个小组其中一个成员ChenYu的博士论文答辩。ChenYu毕业后,他将与普林斯顿大学彻底没有关系了。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以施一公的学术地位和声望,当非戏言。”
现在,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人员名单上,仍注明施一公是其分子生物学系的教授。在分子生物学系的教授名单上,也列着施一公的名字,只不过注明其“学术休假到2009年9月(OnsabbaticaluntilSeptember2009)”。
http://www.molbio.princeton.ed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96&Itemid=244#
这个注明是最近才加上的。美国大学有学术休假制度,教授每隔若干年可到其他大学、研究所从事研究一年,带薪留职。也就是说,直到现在,普林斯顿大学并不认为施一公是辞职回国,而是在学术休假,明年9月后仍会回普林斯顿工作。
ChenYu的博士论文答辩定于8月15日。也许施一公到时候会实现其在中国晶体学术会议上的诺言,真的与普林斯顿大学脱离一切关系。也许他想等到明年9月学术休假结束之后再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无论如何,都应该等到那时候再来宣布自己已经“毅然”。提前至少半年就在国内媒体上高调宣布自己已经爱国“毅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半年后,施一公的真正身份仍然是普林斯顿大学带薪休假的全职教授和必须在美国全职工作的霍华德·休斯医学学会新当选研究员。
(XYS20080809)
饶毅是真的全职回国,这一点毫无疑问。在他回国任职的同时,他在西北大学的实验室已经关闭,原来的研究生转到其他实验室,在西北大学的人员名单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了。
但是能够接触到美国资料的人们却看不出施一公也如此毅然。6月2日,“广角镜”发现在刚刚公布的2008年霍华德·休斯医学学会研究员名单中,有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的名字。该学会只资助全职在美国进行的生物医学研究,如果施一公真的已全职回国,就不可能当选其“研究员”。第2天,“南方”也发现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网站上好像一切正常,施一公仍名列其教授名单,仍有对施一公的介绍,而且论文更新到今年5月5日。随后,这一网页链接就失效了,但是已让一些人怀疑施一公是不是真的全职回国。(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实验室的网页则至今存在,里面没有提到“清华”)
也许是为了回应这些质疑,据“天山童姥”说,在7月底举行的中国晶体学术会议上,“施一公提到他将于8月份到普林斯顿大学参加这个小组其中一个成员ChenYu的博士论文答辩。ChenYu毕业后,他将与普林斯顿大学彻底没有关系了。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以施一公的学术地位和声望,当非戏言。”
现在,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人员名单上,仍注明施一公是其分子生物学系的教授。在分子生物学系的教授名单上,也列着施一公的名字,只不过注明其“学术休假到2009年9月(OnsabbaticaluntilSeptember2009)”。
http://www.molbio.princeton.edu/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96&Itemid=244#
这个注明是最近才加上的。美国大学有学术休假制度,教授每隔若干年可到其他大学、研究所从事研究一年,带薪留职。也就是说,直到现在,普林斯顿大学并不认为施一公是辞职回国,而是在学术休假,明年9月后仍会回普林斯顿工作。
ChenYu的博士论文答辩定于8月15日。也许施一公到时候会实现其在中国晶体学术会议上的诺言,真的与普林斯顿大学脱离一切关系。也许他想等到明年9月学术休假结束之后再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无论如何,都应该等到那时候再来宣布自己已经“毅然”。提前至少半年就在国内媒体上高调宣布自己已经爱国“毅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半年后,施一公的真正身份仍然是普林斯顿大学带薪休假的全职教授和必须在美国全职工作的霍华德·休斯医学学会新当选研究员。
(XYS200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