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一个事关人类核心价值的记忆
李华新
北京能够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到了。中国代表团获得了金牌第一名,奖牌达到了了整整一百枚,尤其是在赛前不被看好的选手,获得了30枚的金牌,这是值得欣喜的事情,而且在花样游泳、女子射箭、男子45公斤级拳击、以及皮划艇等项目上的突破,使得人们为之雀跃欣喜。
不过,现在一些媒体似乎老是拿金牌第一说事,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说自己是一个体育强国,尤其是在田径项目上,与国外选手的差距是巨大。这些话,是中国的国家体委的刘鹏主任的定论,而非是笔者的草根直言,我们在奥运结束之后,沉浸于获得奖牌第一的喜悦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届奥运会我们在田径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因为刘翔的退赛,对国人所造成的心理落差也是巨大的。因为,鸟巢上没有升起国旗,没有中国人的身影站在鸟巢的领奖台上,这样的一种巨大的反差,使得我们这届所谓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多少是有些遗憾的。
因此笔者想指出的是,我们不必太计较金牌的数字,不必太对自己的尤其项目极尽溢美之词,因为相对于田径来说,我们的三大球,除了男排的进步之外,我们的其他的项目,其实并非是可以尽如人意的。尤其是中国的足球,显然是一个话题的软肋,中国的足球何时冲出亚洲都是一个问题,更无法相见能够取得中国男篮第八的名次了。
不能说沉浸于金牌第一的喜悦是不允许的,而是说,即使是我们没有拿到第一,我们也是应该为奥利匹克本身的不断超越的精神而为之欣喜,就像在今天的水立方会有那么多的世界纪录被打破,而且一个菲尔普斯的个人勇夺8枚金牌的历史性突破,也是足以让人们为之心跳不已的;而且牙买加选手的百米、二百米的奇迹的出现,人们不禁为新的男女飞人的诞生而欣喜若狂,更为一个新的人类极限的记录出现而感动。因此,在我们为我们的金牌第一而欢呼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牢牢记住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是对人类向自我挑战的精神,是对体育的一种愉悦和欣赏的快感,是因为人类对自身的挑战极限而获得的。
赛场的奋斗只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所言:“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在这里,不仅有成绩、奖牌、冠军,也有汗水、泪水、艰辛;不仅有坚韧、顽强、奋斗,还有和平、自由、公正;不仅有对抗、竞争和拼搏,更有理解、宽容和超越。在这个挑战日益严峻的世界,在我们这颗越来越小的星球,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分享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搭建团结友谊的桥梁。
请世界记住北京,记住这奥林匹克大家庭和谐相处的欢乐时光;也让北京感谢世界,感谢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谱写了人类和平进步的美好篇章。从这样的一种意义层面来理解体育,来理解今天已经成为历史记忆的北京29届夏季奥运会,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都是要远比金牌,还要重要的内容和精神。体育是超越国界的。体育反映了举办国度经济实力以及社会安定的和谐环境。但是体育绝不是政治的延伸,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们来说,运动员们致力于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本国国旗的努力都足够动人,不过体育精神却与国别意识无关。体育就是体育,体育比赛本身提供给你的是美的欣赏力的欣赏速度的欣赏,是人体运动之美的欣赏,因此体育的美应该是纯粹的美。
体育精神的价值核心始终指向人本身。奥运会正是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直接对应的奇妙舞台。
体育是人类共有的梦想,超越了肤色、信仰、文化、语言,在这个运动场上,因为平等所以快乐并且高尚。
奥运会也从来不只有体育的魅力。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体育意识,会直接影响其精神素质;而一场奥运会的精彩所在,体现的是一个世界的价值追求。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曾预言:“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运动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今天,预言成真。
让体育回归体育。唯如此我们才能学会享受比赛,制造比赛,懂得欣赏人类之美。在这样的一种境界之下,我们的金牌意识似乎应该让位于这样的一种博大的包容和对世界大同的理想与境界。
光荣归于奥林匹克,的确如此!毋庸置疑!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