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普遍拥有低成本优势,这种由于区位带来的竞争优势,当与适当的技术结合时,就会产生更强的竞争力,这就是适度技术和质量下的高性能价格比。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取得现有的成绩,与此有很大关系。
当这样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时,东道国往往占据着高端产品市场,中国的这类商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缝隙,往往是在西方大跨国公司忽视的领域获得生存机会,海尔、华为等进军海外时,都存在这样的特征。但是,这些中国企业进入一些发展中国家时,情况就变得不再那么有利了。一些国家开始警惕中国制造的扩张会对本国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带来威胁。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南亚国家和俄罗斯对于奇瑞、吉利这类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跨国拓展开始抱有警醒甚至限制态度。
附一则新闻:
合资廉价车让俄罗斯不安
环球时报
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汽车销售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不仅吸引了欧美亚汽车业巨头逐鹿俄罗斯,而且中国汽车也开始大规模进入俄市场。而在俄罗斯媒体看来,与直接进口中国汽车相比,中国汽车厂家与俄罗斯企业合作直接在当地生产“廉价汽车”更让他们感到紧张和不安。
俄罗斯《观点报》27日报道,中国吉利汽车计划于2008年在俄罗斯建立合资汽车生产企业,第一年的生产量将达到1万辆,之后产量还将逐年提高。目前.吉利汽车还没能进入俄罗斯市场,这项合作无疑为其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此之前,俄罗斯阿芙达托尔汽车公司总经理戈尔布诺夫已经表示。该公司将于2009年开始与中国奇瑞公司合资在俄境内建设一大型汽车生产厂,未来年产量将达到20万一25万辆,其中5万辆将用于出口。目前,阿芙达托尔公司已经开始用奇瑞提供的零配件和相关技术,利用现有的闲置产能在俄罗斯为奇瑞公司组装3种品牌的汽车。去年4月,首批在俄罗斯生产的奇瑞汽车下线,并很快投入了当地市场。奇瑞公司今年前l0个月已经在俄罗斯市场销售了3.12万辆汽车,是去年同期的3.5倍。俄专家担心,中国廉价汽车的大量进入将使俄罗斯的汽车工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担忧下,中国汽车厂家进俄开合资生产厂的行动也遭到了不少挫折。7月初,俄方宣布暂停审批5家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组装汽车的4个项目。俄媒体认为:此举主要因为中国汽车并非俄方希望的那样,在高端产品和技术领域与国际同行竞争,而是“以低价换市场”,恰恰这一点对俄国内汽车业构成致命威胁。这不仅使俄政府要面对国内汽车企业的压力.也不符合俄方市场换技术的长远发展战略。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