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间“定制购房”:低价理想与现实疑问


新华社记者姚玉洁、徐寿松     

    继民间集资建房之后,上海又有人发起了“定制购房”运动,声称这种“定制+团购”模式下房价将至少比市场价低20%。发起人更打出“民间保障房”的旗号,希望借此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难题。但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模式在土地、融资、开发、销售各环节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能否落地尚难预料。     

    定制购房:看起来很美

    7月底,上海房地产圈内人士钱生辉向上海市房地局递交了《关于定制购房、激活闲置土地请求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报告,提出“定制+团购”设想,通过“以销定产”解除开发商后顾之忧,降低财务成本和风险,价格至少比市场低20%。

    钱生辉说,定制购房是民间自我解决高房价问题的一种模式,由发起人征集意向,大家对某一区域的房屋价位、面积等达成共同意向之后,再找到这一区域拥有土地的开发商,进行定向性建房。

    他表示,自己扮演的是一个“服务商”的角色,接受会员定制需求,然后寻找相关房产公司进行洽谈,房产公司根据大家的需求“量身定制”楼盘。普通会员只要签约表示购买定制房意向就可参与,且在购房前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而对贵宾会员则收取数千元的咨询费,拥有优先获取楼层、位置等选择权。

    据钱生辉透露,他目前已与上海银马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意向,项目地址位于上海浦东三林地区,占地约100亩,将分两期开发,房型为控制在130平方米以下的叠加别墅,目前已有300个会员报名预订。

    “开发商一旦获取大量‘订单’,就可以缩短销售时间及相应的运营成本,原来5年只能做一个项目,现在可以做2-3个,这样就给房价下降留下了空间。”钱生辉说,“我们定制房的预报价格在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

    目前,浦东三林地区的普通住宅价格在每平方米1.5万元左右,最新开盘的万科金色雅筑平均单价已达1.8万元。

    据介绍,钱生辉从1995年创办上海生辉广告公司进入房产策划、中介领域。

       “定制购房”不确定因素多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种号称为“业态创新”的定制购房模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土地、融资、开发、销售各环节都语焉不详,开发商和买房人都存在风险。

    疑问之一:“定制购房”要收取“定金”吗?

    据钱生辉介绍,除了贵宾会员收取的咨询费外,所有会员在签购房合同前均无需支付费用,但可以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预先签订意向合同,锁定相关权益。“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则表示,既然是“定制”,那么开发商为了规避风险会要求收取一定的定金,但按当前的法律法规,房屋在结构封顶、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是不能预售的。开发商要想在合法签订正式房屋预售合同之前收取定金,只能与买方签订认购书(意向书),在认购书中确定定金条款。尽管认购书不具备房屋预售契约的法律效力,但它是一份广义的合同,若买方因未来房价下跌反悔,开发商有权没收购房者的定金;若开发商因未来房价上涨违约,不与购房者签订正式的预售合同,则买方有权要求其双倍返还定金。

    尽管钱生辉小心翼翼地试图划清与集资建房的界限,声称无需提前付款,但他又在多个场合或明或暗地表示,希望取得政府支持,房产商预收一定的款项,以“减少开发资金成本”。但定金最多不得超过房价总额的20%,与预付款不受数额限制完全不同。而这与此前昙花一现的集资建房并无太大差别。

    疑问之二:依靠民间力量能解决“夹心层”住房难?

    按照钱生辉的设想,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定制购房”将盘活沉淀在开发商手中的闲置土地,增加市场供给,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之外,提供部分中低价商品房,从而解决“夹心层”住房难,可以称之为“民间保障房”。

    业内人士认为,“定制购房”设想有别于集资建房,又不是投资商单纯参建,其角色定位相当模糊,中间又夹着一个不具备开发资质和资金实力的服务商,利益关系复杂,可操作难度相当大。即使能进入实际运作,效果也难以预料。

  宽容创新 坚守底线

    如果说各界对“定制购房”设想尚取宽容态度,对“民间保障房”的提法却多持警惕和质疑观点。“保障性住房一定只能依靠政府,因为它一定是非营利的,否则就不叫保障房。”尹伯成说。

    在钱生辉看来,“定制购房”通过快速滚动开发,维持不高但稳定的利润回报,实现“放水养鱼”可持续发展。如此,他不仅能为购房者提供低价、超值的楼盘,还能让开发商赚取一定利润。

    尹伯成则质疑,钱生辉宣传的每平方米8000元的预订价格,相当于目前同等地段房价的一半,恐怕很难实现。叠加别墅的预想房型,似乎又与“保障房”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要警惕有人借“民间保障房”的名义伸手要政策,以求在预收定金、土地竞拍等方面寻求突破。他说,对于谋求解决住房难题的各种创新,我们当然要抱着宽容和鼓励的心态,但相关法律底线一定要坚守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