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或者凤?——关于宝鸡形象标志的思考蔡广林


  鸡或者凤?

  ——关于宝鸡形象标志的思考

  蔡广林

  作为我国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正在向建设特大城市的目标迈进。建设特大城市必须把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新形象作为重要目标。其中设计和确定宝鸡城市形象标志,对宣传宝鸡文化观念、打造宝鸡良好形象、提升宝鸡发展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独特的最亮的品牌

  城市形象标志是一个城市最典型的符号,代表这个城市独特的审美形象,反映地区文化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观念。

  城市形象标志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一个最亮的可以为世人所颂扬的典型符号。如果一个城市是一部展开的画卷,那么,这个城市的形象标志就是这部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因为它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反映一个时期社会的人文特色,是文明与智慧的化身。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超越一定发展阶段,成为新兴的后起的城市,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文特色,所培育、塑造和凝结的人文精神却绝对无法超越。城市形象标志就是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深圳的大鹏形象等所展示的活力和魅力无不体现其城市形象标志上。

  城市形象标志是一种物质形态,是以某种具体形象对某一特定的寓意进行象征性的表达。城市形象标志是客观反映主观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人文精神和城市文明进步的客观反映。它体现的是一种物质形态,它赋神于形,赋形于物,是具体的、可感知的、可触及的。它或者取实写真,但往往更多地采取象征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更深沉、更细微的、更耐人寻味的意蕴。这种象征语言是一种造型语言,表现的虽是一种思想情感,却是一种生动而含蓄的理性思维。较之直截了当的语言表达,它可以寓意其中更可出乎其外。由于是用语言的第二形式进行第二层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是一种更美的审美形象。城市形象标志一旦形成,可以见之于平面图形、立体雕塑、动画影像、公共建筑、城市窗口等领域,成为展现城市文化魅力、宣传城市形象的美好标志符号。

  另外,城市形象标志反映城市独特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观念。一方面,作为城市形象标志,设计者不但尽可能地反映自己的审美理念和理想形象,而且总是尽量地反映这个城市特定的审美理念,表达出这个社会普遍的社会观念。可以说,如果城市是一处美好的现实的风景,那么,城市形象标志就是一幅画中的艺术风景,它不是一幅单纯的风景画,而是一幅人文关照下的写意画,是一幅能够充分表达作者认为代表时代精神和社会理念的艺术风景画。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形象标志,它所代表的特定阶段的审美理念和社会精神理念,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当社会进入高度文明和发达的状态时,它不但没有因为文明的发展而逊色,反而会更加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张力,在多姿多彩的社会中仍然保持其人文价值的内涵,并且,还会在传扬中加以发挥,赋予更加光辉的人文理想和审美意蕴,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价值和社会信念而展示出永恒的审美魅力。

  二、宝鸡形象标志的选择与分析

  宝鸡立市很早,历史文化悠久,是姜炎文化、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城市建设的丰富遗产留存甚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赋予更多的人居科学和人文思想,布局和建设了一批文化广场、体育设施、艺术雕塑和建筑群,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城市建设进入崭新的阶段。但是,由于地域狭窄、开阔地带较少、很难体现整体规划布局效果,加之旧城改造缓慢,城市主体向东迅速发展,大环境整体特色和建筑色彩的和谐统一方面不足之处较多,现有建设存在标志工程不多、特色和亮点不足的问题。所以,目前,我们还无法从中确定能够体现宝鸡独特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象征意蕴深厚而富有创意、风格卓越而大气灵动的宝鸡形象标志。

  基于上述情况,有人从宝鸡名称来由考虑,提出宝鸡的城市形象标志应该为“凤”或“鸡”这两种具体形象。可以说,如果这种说法经过统一确定,可以成为能够集中代表宝鸡城市独特的审美形象、反映地区文化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观念的城市形象标志。

  具体来说,一是“鸡”和“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吉祥鸟,只是各自所代表的审美形象和内在意蕴不同。鸡虽然是普通的禽鸟,但却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吉祥鸟。在远古时代,鸡的形象就用于辟邪驱邪。后来,鸡的象征意义不断扩大,如古人说鸡有文、武、勇、仁、信五种美德。古汉语中“鸡”与“吉”相通,有吉祥、祥瑞之意。而且,公鸡的“公”与“功”、“冠”与“官”、“鸣”与“名”谐音,古人以鸡寓意“功名”、“加官进爵”等;公鸡与母鸡还象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等等。而凤鸟虽然在现实之中找不到其形象,但它却是中华民族最崇拜的吉祥神鸟,是各种兽禽类优合体。它是德、仁、礼、义、信和吉祥的象征。古人认为,国运昌盛时凤凰就出现了。如周文王元年时就有凤凰鸣于岐山的传说。又象征皇后皇妃,如帝为龙,而后妃为凤;也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如“凤凰于飞”、“凤凰和鸣”;又象征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如民间称女子配得好丈夫生得好儿子为“凤夫麟子”;还象征人才出类拔萃、前程光明美好,如比孔子为凤,称人才荟萃之地为“凤穴”,喻前途光明为“丹凤朝阳”等等。综上所述,由于“鸡”和“凤”都作为吉祥鸟,在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象和内在意蕴,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观念。因此,联系宝鸡的形象设计,人们自然会考虑到“凤”和“鸡”两种具体形象上。所以,我们只能说,“鸡”和“凤”都是吉祥鸟,只是各自所代表的审美形象和内在意蕴不同。

  二是把宝鸡的形象标志说成“凤”和“鸡”两种具体形象标志各有长短。从宝鸡作为鸡的具体形象来说,宝鸡之名源自陈宝祠,陈宝祠源自秦文公获若石、立祠祭祀。到后来又附会了穆公称霸和石鸡啼鸣的故事,故事流传越来越神奇和复杂。并且,自秦至汉陈宝祠祭祀达到“光景动人民”的盛况,后人“以为福祥”、“宝鸡获祉”。“宝鸡”故事的传演过程有其真实性,但是说石(神)鸡啼鸣却为主观性的认识,并非唐肃宗时发生的史实。因为查《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记》、《唐会要》等史书,并没有唐至德二年陈仓石鸡啼鸣或神鸡啼鸣的记载。说明持宝鸡的形象是“鸡”的说法只是源于附会和传说。而如果将凤鸟作为宝鸡的形象标志,从历史来看,唐肃宗改扶风郡为凤翔郡,陈仓先为凤翔县,是以“凤”名地,希望“凤见则天下大安宁”。由“凤翔”而来的“宝鸡”,在当时人眼中,只能是凤鸟。宝鸡也有“凤鸣岐山”的故事发生,还有作为文物大市和青铜器之乡,宝鸡出土了大量的带有凤鸟纹饰或者直接是凤鸟形象的青铜器和玉器。而且,宝鸡据先秦之地,而秦的先祖大业就是玄鸟降生的:“女修织,见玄鸟殒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史记·秦本纪》)。玄鸟就是凤鸟。后来大业又生子大费,曾为舜调训鸟兽,舜赐大费姓赢氏,大费后来成为赢秦的始祖。(《中华传统吉祥纹样图谱·凤凰》)。秦人也有鸟崇拜的习俗。可以看出,宝鸡形象设计为凤鸟,也有历史背景。

  三是把宝鸡的形象标志确定为凤鸟更适宜宝鸡的历史情况和未来发展。宝鸡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已经有了七八千年的文明史,在有关炎帝的传说、周王朝的崛起、周秦的青铜文化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与凤鸟有关的故事和传说;现在我们要在西部实现“三个率先”,加快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合作、所举办的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周公祭祀大典等经济、文化、旅游活动等也都需要突出华夏文化与宝鸡历史文化的联系,而凤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以凤鸟为宝鸡形象标志,对上可以大力弘扬古老的中华文化,对外可以广泛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快宝鸡发展步伐,提升宝鸡美好形象。再看今日宝鸡,宝鸡有十二个县区,其中就有“岐山县”、“凤翔县”和“凤县”三个县名与凤鸟有关。岐山县是“凤鸣岐山”传说的发生地,凤凰鸣而周朝兴。凤翔县相传是凤凰飞翔之地,秦人在此建都雍城经营近300年,奠定基业,最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曾经的凤翔郡(府)、今日的凤翔县,其名称确实是表达万事吉祥的美好名字。凤鸟来翔,万事吉祥。凤县,其名称由古凤州而来,历史悠久。凤州,是真正以凤鸟命名的地名,凤凰见则天下大安宁。有人对宝鸡的地名加以联系,说凤凰起飞于扶风的飞凤山,鸣于岐山,翔于雍州(凤翔),过于陈仓(宝鸡),栖于凤县,宝鸡是个平安吉祥的好地方。此种说法虽然不一定是历史事实,但是这恰好也反映了人们对宝鸡的美好心愿。另外,宝鸡有关“凤凰”词语的地名如“凤鸣镇”、“凤凰山”、“凤阁岭”、“凤凰头”、“凤泉”(眉县汤浴温泉唐时名称)等,文化意蕴深厚。又有“西凤酒”、“凤椒”等许多风物驰名中外,更有关于“凤凰”的神话传说,如凤鸣岐山、周朝始兴,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等流传久远。因此,“宝鸡”的形象标志确定为凤鸟更有利于宝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宝鸡的美好未来。

  

  __发表于2008年4月17日《宝鸡日报》、《宝鸡通讯》2008年5期和《宝鸡经济》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