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基金嘉年华:与“自己的”外资较量


俄罗斯基金嘉年华:与“自己的”外资较量
 2008-07-08
[国际金融报]

  俄罗斯证券市场有着自己的故事——受“自己的”外资宠爱,又经常性地被“自己的”外资宠坏甚至抛弃。历史原因造成这一奇特状况。

  俄罗斯股票市场在发展初期就早早地对外开放。如今,市场上主要者也仍是外国投资者。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外资是国内外逃的资本改头换面流回国内的。由于在俄罗斯税赋较高,俄罗斯公司纷纷在海外“避税天堂”注册公司,以这些“外国公司”的名义在国内出面进行交易活动。此类资金的投机特性极度放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

  长期关注俄罗斯经济金融状况的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陈柳钦认为,俄罗斯公司竞相在国际证券市场通过发行美国存托凭证(ADR)筹资,也骤然增强了外资主导和操纵俄罗斯股票的可操作性。(俄罗斯公司在1994年发行第一个ADR,截至上世纪末,俄罗斯国内1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发行ADR。2005年,俄罗斯企业共募集资金约300亿美元,其中2/3从国外市场上募集。)欧美的基金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种复杂的交易工具持有ADR,从而“曲线”操控俄罗斯股票。

  市场与外资纠葛带来监管困境。俄罗斯政府官方研究机构在今年年初发布的报告中毫不避讳地说:“有俄罗斯金融和银行许可证的外国资本成功地在国内市场流通,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外国资本在某些部门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都不用彻底改变当前的国家金融管理规则,就可以把国家的金融资产布局和俄罗斯经济的拨款联系起来。当今,俄罗斯金融政策的实践基本都是以消除国外金融影响为目的的,而很少关注自己的目标。”

  国海富兰克林阅读提示:俄罗斯既是真正的对外债权国(在国有经济成分方面),又是债务国(在私有资本方面),俄罗斯以对外中介的身份贷款给私有经济成分,同时避开了直接投资的风险。当然,研究人士已经认识到,这种把风险“抛”到国外的做法完全不是免费的,俄罗斯为此要花费全年收入的3%-4%来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