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进入陌生的环境


  看到袁岳博客中提出,关于求学、求职应该选择自己相对陌生的环境的文章很是赞同。生物与文化意义上的距离优化机会,事实上还没有被我们很充分地用好。我们来自一地的人不必死守老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在异乡谋发展;我们在一个学校学习的学生不要老是做一校之优秀生,我看能经历几校文化杂交的差生,可能要好过本博直读的一校生;我们在平时给自己多点机会经历世面,比整天在父母身边缠绵娇情更有出息;而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发展机会在于不以民族文化自限,而能广见博识,博采众长才好。对于我们今天很多的家长来说,要做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让孩子走得离家远一点,让他们早自立一点,让他们更加自己面对社会的压力一点,更鼓励他们尝试些新鲜或者差异的文化一点。

  随着时间过去,应该为年轻人身上增加的与原来不同的那些元素高兴,值得为他们庆幸,事实上人的能力与秉性的优化正是与接纳与消化跟先前比不同的文化因素正相关的。虽然,我知道那样,作为家长会有不少的失落甚至失控感,但那才是一种正常的感觉,而相应地催生的是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更多的沟通,代际之间更为常规的学习,争取更多了解与接触彼此差异的生活面,从而将代际之间的关系发展成特殊的学习型的模式,这样不仅下一代因远而异而优,也推动了上一代也趋向更优。在我自己的心目中,非常推崇的是五四一代的文化人,他们自远得到新识,而又不脱对于本土社会的责任感,他们有新知而也重新行,因此他们因远而异而优,又因近而化而秀。

  前两天,我和一名前来进行职业生涯咨询的智虹学员做过一次交流,对年轻人在就业地域环境的选择就很有感触。她的教育背景不错,在国内财会本科毕业后,去爱尔兰读了国际贸易专业的硕士学位,并曾经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我问其为什么又回来了,她说是因为想家。目前正在处于求职阶段,因为不想离开沈阳的家,有些不错的去外地工作的机会她也都放弃了。她现在已经接近而立,尚未成家,却如此恋家,对此我的确有些不解。我明确地表明了我的观点:尽管中国文化中曾经有过“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但那已是很陈腐的观念了,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日益实现国际化,未来的职业选择必然是跨地域、跨国界的,如果还是摆脱不掉“想家”思绪的束缚,起码说明你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可能要在出发时就先败了一阵,那样的结果大概会很遗憾的。

  分析一些年轻人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的原因,我想无外乎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缺乏独立意识,人虽然成年了,但精神的“断乳期”尚未完全结束。由于家人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许多自己无力或缺乏自信的难题,这种强烈的依附心理使其没有勇气走出家人的呵护。关于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拒绝成长,你就延续这种生活,如果不是,那就坚决地放飞自己。再一方面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在家乡具备各种相关的资源条件可以借助,可能更容易成功,如果到个陌生的地方去工作,两眼一抹黑,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最后也未必成功,因此还是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求职把握性大一些。这种想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弊端也是很多的,因为在职业生涯中要想顺顺当当、一点风险也不承担、就要取得成功、得到自己满意的幸福生活,这是不切实际的。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想付出,得到的必然是质量很低的职业状况。人的潜能是自己无法充分知晓的,只有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勇敢地面对挑战,你内在的潜能才可能被激活,你才可能认识一个全新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赞赏这样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辈子就在家门口转悠,不可能有大出息,逐渐的,你身上本来具有的潜质、能量没有释放的条件,自然就慢慢萎缩了、消失了,这才是个人职业生涯、也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啊。

  当然,这个学员的技能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及娴熟的外语能力,在明确了自己的求职方向之后,即便不想去外地发展,在本地拓展自己的职业空间也是没有问题的。交谈中,我感觉有必要对其求职心态给予适当的提醒: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学历很高,前期留学的成本很高,因此必须开始就要找到一个具备较高职位和待遇的工作去做。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因为你的教育背景虽然很好,潜质也不错,但在具体岗位工作中展示自己的实力之前,一定要把心态放平、调低,从低端职位做起,这样未来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才可能真正属于你。只有自觉地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求职时习惯替用人单位考虑,你的心态就会平和下来了。对此观点,她表示认同,并表示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我想,每一个处于求职阶段的年轻人,只要认真地分析自己的条件,明确自己的择业方向,脚踏实地地从基础做起,未来一定是不会辜负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