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了,潘石屹急了……


    北京有句谚语是——北京有“三害”,一是堵车;二是沙尘暴;三是潘石屹。前两个“害”,是先天性的,人们讨厌但是很难改变;而第三个“害”不是先天性的,是人为造成的。从这句谚语里面,我们很容易地看出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有多么憎恨堵车、憎恨沙尘暴,就有多么憎恨潘石屹为代表的高房价。

    对于高房价,中央政府确实努力了,“国六条”、“国八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虽然在短期内,没有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大的影响,房价不降反升,但是,那只是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勾结的结果,只是在短期内,这种紧缩效应在地方政府的“托市”的努力中,没有显现出来。从长期来看,房价下跌是必然。

    现在,地方政府终于托不住了,深圳房价跌回2006年的水平,房价下跌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长期暴涨必然积累泡沫,泡沫破了,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这本来事件很好的事情。谁都知道,中国房价与家庭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合理水平。国际上,房价是一个家庭收入的4-6倍是合理的,但是,在中国,这个比例早就超过了10倍以上。对于房价的下跌,近期潘石屹又举出惊人:房价下跌将会导致一些负资产家庭出现;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也竟然出现这种谬论:防止房价回调,更要防止房价大跌。

    房产作为一种投资品,很多人都囤积投机,如人人皆知的“温州炒房团”等。真正的家庭消费者对于如此之高的房价进入一般都还是很理性的,自从中央政府开始调控的那天起,很多人都对房产抱着观望的态度,因此,真正进入的并不多。相反,这些投机商,手中大量捂盘。房价下跌,必将受到损失,一旦抛售,必将导致房价下跌,这样向后传导必将危害到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看着房价下跌,潘石屹心里着急呀,终于坐不住了,于是联合“一丘之貉”一起发表这些荒谬的言论。

    房价的暴涨,银行自然也脱离不了干系。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银行对于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很多银行根本就没有考虑风险,只要贷款者把当年的按揭款都还了,对于银行来说,这就是优质资产。而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银行领导一般工作几年就会调动,于是,银行管理者为了“升官发财”,自然就会有把短期做好的冲动,只要这些银行领导在位时,不出现坏账就万事大吉,哪里会去考虑给银行带来的潜在风险呢?

    房地产商、地方政府和银行三个群体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很稳固的利益群体,如今,在中央政府的压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他们终于扛不住了,泡沫破裂已经是必然,任何垂死的挣扎,所发的荒谬言论只会让聪明的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更加的生气,这样唯一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死得更快!

    回首过去的汶川大地震,这些房地产商又在哪里?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在关键时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他们又去了哪里?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

    身价逾千亿的大陆女首富杨惠妍及其所有的碧桂园合计捐助1300万元;去年销售收入超过523亿元的万科地产,捐款220万元;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其名下SOHO中国捐款200万元;创造“星河湾神话”的广东地产大鳄黄文仔捐款200万元;地产界与IT界双料明星、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捐款230万元;屡屡出语惊人的“地产教父”任志强不见动静;在地产界咤叱风云的“地产革命家”冯仑不见踪影。
    房价下跌是民心所向,真诚地希望中央政府能挺住,向这些利益团体“宣战”,绝不姑息。在笔者看来,只要是聪明的政治家,都会利用好这次机会,好好体现“执政为民”,这样的政治家才会永载史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