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江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经济管理、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和财政、金融理论与实践。

为什么我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资源要素价格改革?


    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就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简单的做一下分析。首先,从国际的视角分析,我出口不断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其次,从国内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不断恶化。为此,很多人提出要理顺资源要素价格,诸如吴敬琏的要素价格应由市场决定论、樊纲的治理通胀须继续理顺要素价格论以及哈继铭的理顺能源价格以降低能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观点等等(前面二人皆为笔者非常崇拜的经济学家,至于后者,笔者实在是不敢恭维,因为他已经为了“利”放弃了“名”,非常典型的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n...

Read more

房价何时见底?


    房价到底会不会跌、什么时候能见底?我想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本人自己的很多朋友也有经常问到。在此,笔者对这些问题做一点自己的思考。

    目前,关于房价会不会下跌的争论,很明显的,房价会下跌的观点是主流,笔者也赞同这种观点。房价已经上涨了十年,房价上涨的十年正好是世界经济在以美国、中国为火车头带动下的欧元区、日本经济恢复,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高速增长的十年。

    然而,在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开始衰退。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美国...

Read more

房价下跌了,潘石屹急了……


    北京有句谚语是——北京有“三害”,一是堵车;二是沙尘暴;三是潘石屹。前两个“害”,是先天性的,人们讨厌但是很难改变;而第三个“害”不是先天性的,是人为造成的。从这句谚语里面,我们很容易地看出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有多么憎恨堵车、憎恨沙尘暴,就有多么憎恨潘石屹为代表的高房价。

    对于高房价,中央政府确实努力了,“国六条”、“国八条”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虽然在短期内,没有对房地...

Read more

中国股市的症结


症结一、毫无节制的上市和增发   

    股市的宗旨是中小投资者集资,然后由某企业进行操作,创造价值、获取利润,然后通过分红的形式回馈中小投资者。如成立一个企业需要1000万,如果让一个投资者承担比较困难,此时,若有10000个投资者投资,每个人只需要付出1000元,相比一个人投资1000万,每个人投资1000元要容易得多。

    中国股市开设的宗旨是为了国有企业的脱贫解困服务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早已低于50%,但是80%的上市公司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虽然随着时...

Read more

资本外逃知多少?


  在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一方面外汇储备激增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将会导致外汇储备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发行过多,宏观经济高增长、高通胀压力增加,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央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但是利率提高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进而导致更多的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再次增加,如此恶性循环。

  一般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持有人民币将会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个时候央行的主要精力自然也是集中在控制“热钱”进入的问题上,以防“热钱”在套取收益之后迅速撤出对我国经济产生冲击。

 ...

Read more

人民币缘何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人民币缘何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人民币缘何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都不解,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首先,缘于央行采取的通过物价上涨缓解人民币升值的政策措施。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必须了解人民币升值的途径。人民币升值应当是中国的商品、服务、资产价格上涨,既包括人民币相对外币的标价上升,也包括中国和外国物价比例上涨。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基础上根据相对物价调整得到,...

Read more

中国人看病真的不贵吗?


                  中国人看病真的不贵吗?
   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说,“在中国,专家门诊的诊金是7元,但是国外要请一个医生看病,诊金是300元,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贵呢?因为我们不像国外那样有共助互济体系,国外看病是个人、国家和雇主各出一部分,中国是全部由病人自己出,所以觉得看病贵。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他认为是国人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