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结一、毫无节制的上市和增发
股市的宗旨是中小投资者集资,然后由某企业进行操作,创造价值、获取利润,然后通过分红的形式回馈中小投资者。如成立一个企业需要1000万,如果让一个投资者承担比较困难,此时,若有10000个投资者投资,每个人只需要付出1000元,相比一个人投资1000万,每个人投资1000元要容易得多。
而中国股市开设的宗旨是为了国有企业的脱贫解困服务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早已低于50%,但是80%的上市公司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宗旨的说法有所改变,但为企业融资服务是中国股市的最高准则。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中国股市要牺牲的也就是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只要通过相关机构的审批,公司就能上市,就能在股市“圈钱”。股市每被“圈钱”一次,意味着原本的规则就被修改一次,股市也就被稀释一次。如果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话,那么,中国股市最大的“风险”在于毫无节制的上市和增发。这样的股市不跌哪个股市会跌?
对比一下美国我们就能很容易的发现中国股市的此症结。美国股市的宗旨是像扶着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过马路那样谨慎的维护中小股民的利益。与此同时,美国上市公司增发的硬条件是18年,而且已分红利大于原募集资金额。健康发展的证券市场依赖的是完善的制度建设,而不是主观随意性很大的审批或股东的自我制约。
股票不分红,股市红的基础又能来自哪里?除了投机因素,没有一个理由能让股市红起来!
症结二、机构投资公司对舆论的控制
很多大的机构投资公司,通过所谓的首席经济学家发表种种言论,在股市不断下跌时依然唱空,以期抄底;在股市早已超过合理水平时依然唱高,以便迅速出货。等出货之后,又迅速唱空,股市大跌,又给投资公司以抄底的机会,如此不断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是机构投资公司拿中小股民的血汗钱源源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腰包。
中国中小股民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来个“用脚投票”或者抱着“不玩了”的态度,那些投资公司的日子哪有现在这么好过呢?据说做行业分析人员,有的能拿到几百万一年?这些钱来自哪里?来自于中小股民的腰包。投资公司给社会创造价值么?结果显然是否定的。中国股市是“零和”游戏,甚至是“负和”游戏,就拿2007年为例,公司的分红额还要低于国家通过印花税从股市拿走的。可惜的是,投资公司抓住了人性贪婪的弱点,结果,贪婪让中小股民付出了血的代价。
症结三、操盘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在中国,股票有操盘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这些人都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一方面,是由于监管困难,另一方面,相关制度不完善造成的。结果操盘者通过类似于投资公司的手段,亦把中小股民的财富“隐秘”地转入到自己的腰包。
对比一下美国,我们也能看到中国股市的症结。在美国,每一个公司披露消息的时候,美国政府规定很严格。比如说今天下午3点通过道琼斯、彭博等网上媒体进行正式披露。假如是好消息,3点钟披露之后,股价会上升,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3点以前,比如说2点57分股价就上升的话,美国证监会就会把这个交易当成内幕交易,甚至会往前拉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如果有某一笔交易带动股价全部同向上升,那么就会认定全部都是内幕交易。但是,由于美国证监会人员有限,它不可能全部都去抓,于是,他找到一些大公司或者他所怀疑的公司,找出其中一笔抓到,美国证监会就会用美国国家政府的力量跟公司打官司打到底,直到公司破产为止。在美国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15分钟内基本能得到反应。中小股民想通过这种抓住披露的信息赚钱的机会基本是不存在。3点披露消息,3:01分机构投资人买进,15分钟后反应,中小股民如果进去,正好把股票卖给中小股民。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并不排除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这需要投资机构做基础分析,来证明某股票是高估或低估,所以做出卖出或买进的决定,这样,机构投资公司才能逃得过证监会的调查。如果没有基础分析报告,那么证监会才会放弃追查。
美国机构投资公司赚钱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通过抓信息的速度;另一个是通过基础分析。而对于中小股民,一是他们不能抓信息,二是他们没有能力做基础分析。于是60%、70%就通过持有基金的方式赚钱。在英国更高,基本上100%都是通过基金来持仓。这样的话,投机因素就被大大的限制。
可以说,中国股市有先天不足的缺陷,没有游戏规则的股市必然存在着很可怕的系统性风险。只要中国股市的这些症结不根除,那么,对于广大中小股民来说,选择退出不失为是一个最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