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西,西方向东


在中国历史上,玄奘的西行、郑和的下西洋、近代的西学东渐,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其共性:重视思想文化与经济上的交流,虚心向别人学习,即使强大并不欺小,这些历史事件折射出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文化思路:和而不同平天下的文化哲学与对外交往方针。 

看看西方历史,与此不同。十字军东征、鸦片战争、贩卖黑奴、地理大发现等等,这些都是西方对于东方文化的历史行为,其共性的驱动力,是源于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在《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方向》一文中,曾经指出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中国文化重视矛盾的同一性,西方文化讲究矛盾的斗争性,文化、哲学、宗教中的此种差异,直接决定了两个文化群体中人的不同动机并促成相应的行为。 

站在文化这个角度,看西方的各种理论及其行为,可以得到删繁就简的观感,不再为动听的理论概念所惑:上帝与撒旦、天堂与地狱、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论、博弈论与对冲基金、多方与空方、世界体系的核心与边缘、“民主”国家的普世价值与“专制”国家的“文化冲突”、《历史的终结》与反恐战争…… 

从世界历史来看,西方文明核心的每一次衰落,是因为西方其内部新势力争夺霸权引起,是后起之秀异地重建新霸权而实现的,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西班牙与葡萄牙,后来是英国,现在是美国。特洛伊木马式的内部攻陷,是霸权在西方文化实现转移的共性方式,说到底,最了解西方文化弱点的,当然还是西方人。 

中国文化的每一次复兴,是通过主动引进、吸收、消化外来文化而实现的。最为考验中国文化自我更新能力的,是是否认真研究其它文化的优势与劣势,是否具备辩证审视世界的世界眼光,是否会因盲目的文化自豪而夜郎自大,是否丧失以主体的姿态主动学习研究其它文化的海纳心胸。 

中国文化,且深且厚且巨,任何西方霸权不要做全面征服的幻想,这从近代中国遭遇西方多国联合侵略而仍自我独立实现复兴,已得验证。现在,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的,是西方文化的下一个新核心,会在何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