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在京单位共有车辆约2.28万辆,从下周起,这些车辆将分批停驶限行。从6月23日至7月19日,每日停驶50%,这远远高于北京市规定的30%的停驶比例;7月20日至9月30日,按北京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规定执行;在6月23日至9月30日期间,中央和国家机关所有的黄标车将全部停驶。(6月21日《北京日报》)
我们知道,北京市自奥运前50多天即开始限制合法车辆上路,主要是希望让北京的空气清新起来,环境优美起来,以避免外国运动员“捂着鼻子来北京”参赛。
从以上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今年6月23日至9月30日期间,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在京单位的车辆,能够上路的将少于全部车辆的一半。
由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担负着国家最高决策的重任,诸项工作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对于基层来说,现在是“群众利益无小事”;而相对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来说,那就是“基层问题无小事”了。
今天,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决定在奥运期间让过半车辆停驶,一定也考虑到了“过半车辆停驶”不会太影响总体工作才作出的决定。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以时限上的延伸,奥运过后继续让“车辆停驶一半”,也应该不会太影响工作;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以范围上的扩大,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车辆停驶一半”,大概也不会影响各级机关的正常工作。
前几天,媒体报道了湖北省委书记和省长在“能源紧缺体验日”中步行上班的新闻,很多细心的网友发现,他们从住处到办公楼,仅花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而5分钟的步行路程,公车接送的必要性就真的不大了。
由此可见,中国各级党政机关“裁减公车一半”是切实可行的。
其实,民间早就对中国各级机关购买那么多的公车很有看法了,甚至将公车腐败归类于“三公腐败”之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还不算富裕的国家,一个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甚至国防投入严重不足的国家,弄这么多的公车,和当前的综合国力很不相称,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宗旨更是极不适应。那些坐着高档轿车的官员,虽然越来越有“当官”的派头,可和老百姓的联系却是越来越少了;很多级别不高的官员,屁股底下就坐着一所“希望小学”,这也严重地挫伤了那些热心捐助中国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的捐赠积极性。
有鉴于此,“裁减公车一半”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各级机关能够借鉴奥运期间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辆停驶一半”而不影响工作的经验,痛下决心,将中国的公车总体裁减一半,那将是中国政府在反对浪费、反对腐败方面迈出的可喜一步,必将受到全体国民的赞誉。
“裁减公车一半”,将使民心得到极大的凝聚。
如果真的因奥运让“过半车辆停驶”的经验推广,并促使“裁减公车一半”,那北京奥运必将被永久载入中国人民的心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文奥运”。
新闻链接
书记省长步行上班的四大好处
是拍卖闲置车,还是公车升级?
亲民!中央压缩公用经费5%用于抗震救灾
给公车“开光”,官员不信马列信鬼神?
陕西人事厅,不是车多是人多
新闻链接
中央和国家机关下周起公务车将停驶50%
省长徒步五分钟就能到单位,还要公车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