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元贬值
美元贬值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消耗的财富大于生产的财富,通过增发美元来无偿换取其他国家人民的劳动成果.美元贬值是美国人对全世界财富的剥削.这个特权是来自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而这个地位是依靠美国占全世界近1/3的GDP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的.到目前为止,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尚无法与美元抗衡.而美国人民也不可能突然”勤劳”起来,所以美元的贬值还将持续下去.
而必须要提到的是,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护盘”,美元的跌幅要比现在大得多.本来是因为美元增发带来的美元贬值压力:比如人民币有800块,美元100块,则汇率为8:1,当美元增加了10块,变成110块时,汇率则变为800:110=7.3:1.而在中国的模式是,所有的美元都卖给中国政府,中国政府通过新发行人民币来进行交换, 按前面的例子,美元增加了10块,中国政府收购这10块美元,并发行80块人民币,结果人民币总量变成880块,二者比例还是8:1.这样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人民币的供应量大增.结果本应是美元贬值,却变成了人民币泛滥,国内通货膨胀.已经有无数的人指责中国政府的这个”护盘”行为是错误的,但因为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度非常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府不会冒险突然改变外汇政策.
由于进入中国的美元持有者,即增量人民币持有者,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国外投资企业,而这些人的资金去向主要是投资,另一方面普通劳动者并没有获得增量人民币,因而国内的通涨是结构性通涨而非全面通涨.即投资品价格狂涨,而生活用品价格不涨反倒有所下跌.这样就可以解释近些年房价的暴涨,收藏品的暴涨,以及然前两年股市的暴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仍会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也会有大量资本继续从国外转移到中国,因此房产价格很可能再涨,而股市可能还有很大的机会.收藏品是一个经济学不大重视的领域,实际上市值非常庞大,而且可挖掘的领域非常多.传统的主流收藏品瓷器,书画,家具,玉器等现在已经炒得极热,热钱开始逐渐转向其他领域,比如红色收藏品.我收藏的毛主席像章这半年来上涨了50%.当然由于收藏品变现性差,且有赝品的问题,普通人参与应当比房市股市更为慎重.另外,以温州人为代表的增量人民币在逐渐转向投资资源,包括矿产和黄金等.
很多文章在热炒”热钱”,即专门针对中国的投机资金,并拿日本和东南亚的危机做比较.我认为热钱的确存在,但是其作用被严重夸大了.目前净流入的美元有四部分,生产企业的贸易顺差,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华侨汇款,和”热钱”.2007年美元储备净增加4619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2622亿,外商投资1214亿,合计3836亿, 投资流出697亿,因而即便不考虑华侨汇款,热钱最多有1500亿左右,占外汇净流入的1/3,因此目前美元流入,人民币泛滥的主要矛盾并不是热钱.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很多外国人眼中还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外汇交易没有自由开放,国内政策多变,因而并不适合投机资金兴风作浪,”热钱”即便来了,也不敢胡作非为.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的贸易顺差.一旦贸易顺差开始快速减少,则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开始逆转, 即便人民币汇率不大幅暴跌,也会有大量资本从房市,股市撤离,中国经济也将经历一次不小的危机. 国民储蓄等于贸易顺差.中国的贸易顺差,来自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而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引进,80后的一代都开始学会了超前消费,所以未来储蓄很可能会减少,对应贸易顺差也会消失.
为减少新发行人民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央行想尽办法”回笼”资金.最初是通过发行”票据”的方法,但中央要为此支付大量的利息.后来终于学会了”存款准备金率”,利息成本转嫁给了银行,特别是次贷危机发生后,为了降低中国的金融风险,开始快速提升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提升带来的效应是贷款供给”速冻”效应,银行基本不能发放新增贷款.于是很多快速成长的公司增长将受到限制,这会严重打击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这些公司只能另寻出路,风投和股市是必然的选择.而短期来看,股市供应量的增加会加剧下跌. 公司发展受限,对于老百姓来说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和收入的减少.房地产方面,由于房地产公司资金链紧张而不得不在短期内大量抛售房源,而买方难于贷款加上买涨不买跌,很可能出现短期快速暴跌.于是又出现了一个反向效应:热钱流入导致经济危机.
关于这个危机,我个人认为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贸易顺差还在,所以危机影响到的只会是部分领域,很短的时间.
就美元贬值做一个小结:美元贬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目前还远未结束.由于政府的”护盘”策略,中国成为了美元贬值的最大买单国家 .”买单”的代价是投资品价格持续的上涨.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减少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