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改革回归原点 中国将重拾农村改革


三十年改革回归原点 中国将重拾农村改革
 
 《瞭望》新闻周刊文章称,中国下一步的改革正酝酿新的突破,将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村改革等领域推行更加深刻的改革举措。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分析称,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三十年后又研究农村改革,其中包含的意义不但重大而且深远。>>中国大规模整理土地 农民向农业工人演变

  据了解,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背景下,下个阶段将要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继续解放农村生产力将会作出重大决策。对此,李兴山做出了上述分析。

  《瞭望》文章称,胡锦涛指出,“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李兴山认为,农村改革要取得新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他分析,各国好的机制和我国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经验类似,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要在“多予少取”上尽力而为,更要在如何“放活”上多做文章。

  2005年以来,李兴山带领中央党校课题组对江西的试点进行了深入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林权改革不仅是林业体制内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不仅是林业内部生产资料重新分配,而且是整个农村改革领域的扩展和深化,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他总结了其中为下一步农村改革可能带来的经验启示:第一,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抓住了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第二,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第三,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攻坚的关键。第四,把改革同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紧密结合起来。

  从林权改革观察下一步农村改革性质,李兴山的结论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解决平等问题,要在改革当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使广大农民真正和城市居民一样,成为平等的社会主义公民。”

  对于下一步改革思路,李兴山认为应该围绕三个方面推进改革。首先,围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推进改革。其次,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改革。其三,要围绕如何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所有这些,要求执政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所以,李兴山认为,现在政治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转变执政观念和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能不能民主施政、能不能听取不同意见。面对这个社会大趋势,关键还是要通过思想解放,习惯在民主的体制和气氛下执政。

  李兴山还表示,“改革开放是我国今后长期的战略任务,也可以说是国家发展的一种常态”,在他看来,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形成新突破,提升改革进入新境界。同时,改革还要攻坚,有阶段性目标和大体的时间要求,不能打成“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