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徐光春寄语干部家属守好“后院”


    在5月6日的河南省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省委书记徐光春寄语领导干部家属,当好“贤内助”,更要当好“廉内助”,以特殊的亲情、特殊的方式帮助领导干部过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关、权力关、利益关、作风关、美色关”,把好“家门”,守好“后院”。(5月7日《河南日报》)

    我感到,徐光春书记对领导干部家属的寄语,既饱含着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家属的关爱和提醒,更是珍贵的从政经验之谈,阐释了一种新的“家庭观”,说的很实在,听着很入耳,令人感慨。

    古人云:“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且未正,焉能正人”,“妻贤夫祸少”。意思是说家有“廉配”、“贤内助”,可对配偶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块重要阵地。防腐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领导干部的家属更是责无旁贷。通过家属的防范来抵制和预防腐败,古今早有无数成功的先例。

    记得《后汉书·列女传》中有篇《乐羊子妻》,说的是一位叫乐羊子的人,在路上拾了金子,拿回家交给妻子,妻子非但没收,反倒指出丈夫这种把别人丢失东西据为己有的贪求私利的行为,是玷污了自己的品行,并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道理说服丈夫。这一“贤”,使“羊子大惭”,把拾来的金子送了回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很多。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两次进藏,留给他夫人王庆芝的是年逾古稀的老母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贤惠的王庆芝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给丈夫当好“后勤部长”,一心一意支持丈夫工作,堪称领导干部夫人的楷模。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的妻子也是这样一位“贤内助”、“廉内助”。她给自己立下了“三不”戒律,即“不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东西,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她对送礼者说:“这是在送错误给我们,绝对不能收。”正因为“家门”把得严,“后院”守得好,郑培民才名垂青史,其妻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

    正如徐光春书记所说的,“一个领导干部只要手中有权,他及其家人就存在着拒腐防变的考验。”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自身政治素质的原因以外,与有“内助”的“善良制约”和“正义把关”密切相关。相反,因内助不贤而影响事业成就的例子也不少,甚至被夫人拖下水的也大有人在。且不说古时杨贵妃的故事,只要看看当今那些贪官污吏腐败的过程,就可从另一面看出内助不贤的所造成的恶劣后果。

    因此,真心希望今天的“内助”们能见贤思齐,深刻领悟徐光春书记寄语中的喻意,明白“家有廉妻则丈夫不染,内有贪妇则男人不清”的道理,增强看好“家门”、守好“后院”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敢于、善于指出家人的过失,并能用自己的佳言懿行影响自己的家人,使廉洁家风成为家庭和谐、政治清明的助推器与催化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点”!

    新闻链接:徐光春寄语干部家属:当好“贤内助”,更要当好“廉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