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工作的山东淄博,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她叫“顺意”。十年来这个名字与淄博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主题却永远不变,那就是无言善举、大爱无边。
我所见的“顺意”
我来淄博只有一年的时间,第一次听说“顺意”是在去年年底,当时正在评选感动淄博年度人物,我知道了“顺意”或者“善小”两个爱心志愿者组织,而之前我内心的梦想就是要发起一个“城市的绿色”公益组织,发现了淄博晚报支持的“顺意”,我澎湃的内心告诉自己梦想即将实现。
首先是密切的关注,最终,“大爱无言的淄博爱心品牌顺意——善小爱心集体”(评委会评语)位列“2007感动淄博年度人物”第一位。保持着关注,“顺意”的身影就总能出现在我的眼中。在今年春天的“碧水蓝天行动计划”中,“顺意”、“善小”两个志愿者组织给了我们足够的感动,城市的文明实质上是市民的文明,城市的环保需要市民的参与。完成了对于“顺意”和“善小”的“考察”,我决定去寻找组织!
淄博市民对于北京奥运的热情给了我与“顺意”不期然而遇的安排,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我看到街道上突然飘起了很多五星红旗,得知是有组织在发放,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顺意”或者“善小”。果然是!我认识了“顺意”的第一个“代表”——晚报记者沙红翠,初次的交流很愉快,我顺利地加入了“顺意”,并立即投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一切都是这么“顺意”!
但是直到那时我仍然仅仅把“顺意”视为一个环保和奥运大势所趋下的产物,对于“顺意”的渊源不求甚解。这没有影响我对“顺意”的热情,特别是在四川大地震的国难之时,我们的“顺意”出现在了救灾的最前线!志愿者朱华,周村才子男装总经理,在震后的第二天就自驾车行程日夜兼程奔赴四川,同行的还有淄博晚报的记者、也是“顺意”的志愿者皇甫晓文和沙红翠,接下来的10天,我通过记者的图文更真实地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大爱,也隐约体会到了“顺意”内涵的无限宽广。
一个更为熟知的“顺意”
1999年4月5日,淄博晚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淄川区的一个女孩张晔,她患上了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父亲在为她筹款的路上发生车祸身亡。这个不幸的家庭经过报道引起了许多好心人的关注。4月13日,一张1000元汇款单送到了晚报记者刘洪霞的手中,汇款人就是“顺意”,并附言:请刘洪霞记者转交张晔。没有真实的姓名和地址,这是“顺意”第一次在淄博大地书写“大爱无言”。从此,署名“顺意”的汇款人参与了晚报组织的几乎所有的爱心捐款活动,在抗震救灾募捐活动时,“顺意”再次出现,并捐款10000元。他至今已捐出37000元。晚报曾试图找到这位好心的“顺意”,但“顺意”“固执”地坚守着幕后的角色,终不现身。
最大的力量乃是默默地坚持,而最大的爱或许就是一直坚持为素不相识但身处困境的人的无言帮助。
这就是“顺意”的渊源,而这只是个开始。在淄博这片历史辉煌、文化昌盛的大地上,爱心是不会孤独的,汇款单上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市民“顺意”迅速扩大为一个庞大的爱心群体“顺意”。“传递爱心不留名、扶危助困不停步”,无数的“顺意”践行着这种感人至深的精神。这种精神在2007年终于感动了所有的淄博人民,让人欣慰,让人温暖。“顺意”与“善小”俨然成了淄博文明市民的名片!
让“顺意”永远传递
在全世界众多“超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每到危机时刻,超人总会及时出现,因为他是人类的救世主。然而,超人只有一个,正如五月天的一首歌,“世界如果被残酷攻击,谁来接手我的超能力?”我们的“顺意”不是超人,对于世界的爱不需要超能力。十年来,“顺意大哥”将爱心坚持,接下来,我们要与“顺意”一起坚持!传递爱心,扶危助困,让爱与责任的精神根植于每一个淄博人的心中,一代人,下一代人,永远,永远。
我所见的“顺意”
我来淄博只有一年的时间,第一次听说“顺意”是在去年年底,当时正在评选感动淄博年度人物,我知道了“顺意”或者“善小”两个爱心志愿者组织,而之前我内心的梦想就是要发起一个“城市的绿色”公益组织,发现了淄博晚报支持的“顺意”,我澎湃的内心告诉自己梦想即将实现。
首先是密切的关注,最终,“大爱无言的淄博爱心品牌顺意——善小爱心集体”(评委会评语)位列“2007感动淄博年度人物”第一位。保持着关注,“顺意”的身影就总能出现在我的眼中。在今年春天的“碧水蓝天行动计划”中,“顺意”、“善小”两个志愿者组织给了我们足够的感动,城市的文明实质上是市民的文明,城市的环保需要市民的参与。完成了对于“顺意”和“善小”的“考察”,我决定去寻找组织!
淄博市民对于北京奥运的热情给了我与“顺意”不期然而遇的安排,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我看到街道上突然飘起了很多五星红旗,得知是有组织在发放,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顺意”或者“善小”。果然是!我认识了“顺意”的第一个“代表”——晚报记者沙红翠,初次的交流很愉快,我顺利地加入了“顺意”,并立即投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一切都是这么“顺意”!
但是直到那时我仍然仅仅把“顺意”视为一个环保和奥运大势所趋下的产物,对于“顺意”的渊源不求甚解。这没有影响我对“顺意”的热情,特别是在四川大地震的国难之时,我们的“顺意”出现在了救灾的最前线!志愿者朱华,周村才子男装总经理,在震后的第二天就自驾车行程日夜兼程奔赴四川,同行的还有淄博晚报的记者、也是“顺意”的志愿者皇甫晓文和沙红翠,接下来的10天,我通过记者的图文更真实地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大爱,也隐约体会到了“顺意”内涵的无限宽广。
一个更为熟知的“顺意”
1999年4月5日,淄博晚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淄川区的一个女孩张晔,她患上了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父亲在为她筹款的路上发生车祸身亡。这个不幸的家庭经过报道引起了许多好心人的关注。4月13日,一张1000元汇款单送到了晚报记者刘洪霞的手中,汇款人就是“顺意”,并附言:请刘洪霞记者转交张晔。没有真实的姓名和地址,这是“顺意”第一次在淄博大地书写“大爱无言”。从此,署名“顺意”的汇款人参与了晚报组织的几乎所有的爱心捐款活动,在抗震救灾募捐活动时,“顺意”再次出现,并捐款10000元。他至今已捐出37000元。晚报曾试图找到这位好心的“顺意”,但“顺意”“固执”地坚守着幕后的角色,终不现身。
最大的力量乃是默默地坚持,而最大的爱或许就是一直坚持为素不相识但身处困境的人的无言帮助。
这就是“顺意”的渊源,而这只是个开始。在淄博这片历史辉煌、文化昌盛的大地上,爱心是不会孤独的,汇款单上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市民“顺意”迅速扩大为一个庞大的爱心群体“顺意”。“传递爱心不留名、扶危助困不停步”,无数的“顺意”践行着这种感人至深的精神。这种精神在2007年终于感动了所有的淄博人民,让人欣慰,让人温暖。“顺意”与“善小”俨然成了淄博文明市民的名片!
让“顺意”永远传递
在全世界众多“超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每到危机时刻,超人总会及时出现,因为他是人类的救世主。然而,超人只有一个,正如五月天的一首歌,“世界如果被残酷攻击,谁来接手我的超能力?”我们的“顺意”不是超人,对于世界的爱不需要超能力。十年来,“顺意大哥”将爱心坚持,接下来,我们要与“顺意”一起坚持!传递爱心,扶危助困,让爱与责任的精神根植于每一个淄博人的心中,一代人,下一代人,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