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的思考


  这段时间只想着要学江恩理论,却把很多东西给忘了,给扔了,有很多没有认真去思考的间题要总结一下,也许能理清自己的头绪。

  问题一:2990是市场底还是政策底?4月18日出第一个利好,限制大小非减持,但4月21大盘跳空高开下探,4月22日探到2990的底,能说2990是政策底吗?政策底应该是3000,2990的反快速反弹是技术性反弹吗?那4月23的阳线又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4月24日的量是从哪里来的?真的是散户?25和28的下跌,是否说明短线投机者的离场?现在基金仍在做空吗?4月30的上涨,是拉高出货吗?

  问题三:现在形成的下跌通道会通到哪里?中国股市仍有多少下跌空间?

  问题四:市场是有效的,现在的市场资本认同的概念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搏傻理论操作,只有大家都认同的概念才有上涨的空间。

  现在是高油价时代,粮食紧缺的时代,通货紧缩的时期,金融改革的时代,医疗改革的时代,资本裂变的时代,股市价值重估的时代。如何把握大的时代背景,顺着这个趋势操作?

  医疗改革,但之前医药股己炒过一回;

  高油价,煤碳己涨了近40%.新能源,好像仍有一些机会。

  通货紧缩,银行、地产仍在跌,未走出大三角形通道,而有典当概念的大红鹰虽然很有发展前景,但它的换手率与股价上涨比例不合理。

  粮食板块也己炒过,券商概念也炒过了。

  价值重估?又是一个主流概念,但有谁考虑过大小非解套后获的的巨额资本会如何运用呢?不要忘了,大小非解禁也是资产重组的一个契机。只有能够充分自由流通的资本才能更用效的发挥做用。

  资本裂变,意味着什么?在中国历史上会留下什么痕迹?在这个情况下,谁最能获利?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资产重组和整体上市将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引起风云变幻。000629在这个时候重组加整体上市成功,对市场将是一个怎样的效应。能否引导市场走出无谓的牛熊之争。创业板块也要上了,又是一个资本带动实业的力量。

  如果明天不收阳,指数再次直逼3000就成定局,但这无关紧要了,中石油这头大象掉进来后,指数就己经没有多少参考意义了。

  在不知不觉中新的一轮牛市己经开始了,就像3年前的6月份,现在走势,现在市场气氛跟那个时候的走势和气氛是多么的像啊?充满了争论和迷茫。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中国己经进入了一个资本社会,一个用资本说话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