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2日以来,全国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四川汶川。在这次灾难中,中国人民目睹了太多的苦难、伤痛和泪水,也谱写了一曲顽强、互助的篇章。
在关注汶川大地震的日子里,在悲伤和感动之余,在祈祷和祝福之余,我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大地震是我们社会的一次“体检”。汶川大地震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前行中的一次意外伤痛,是一次国殇。国殇固然是一种不幸,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我们亦可从国殇中看到希望。
首先,汶川大地震是对我们的政府危机处理能力的一次“体检”。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迅速赶往震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随后,我们动员各方力量,使得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了起来。对于中国政府在地震发生后的表现,国际社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从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举国哀悼3天,下半旗志哀。19日14时28分,13亿中国人民为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默哀3分钟。这一顺应民心之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国旗缓缓而降,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对罹难者的充分尊重让生者有了奋然前行的力量。通过汶川大地震这次“体检”,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极强的危机处理能力。
其次,汶川大地震是对世道人心的一次“体检”。平时,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议论,可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中华民族经受巨大伤痛的关键时刻,我们的社会所迸发出来的绝对是无私的爱。在灾难面前,在危急时刻,中华民族始终会迸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力量。有了这份力量,伤痛之后,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有了这份力量,地震之后,我们还会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有了这份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会把整个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汶川大地震还是对我们社会透明度的一次“体检”。灾难发生后,能否及时地向外界透露灾情,这是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尺子。这次汶川大地震,从地震发生到随后展开的救援,整个过程空前透明。及时向外界披露灾情,不但不会造成所谓的“恐慌”,反而激发起了人们相互守望、共同面对、万众一心的救灾热情。
第四,汶川大地震还是对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合作力的一次“体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国家和地区愿意向中国提供各种各样的援助,一些国际组织和救援机构也纷纷施以援手,我们表示感谢,接受援助,同时与他们展开了良好的合作。有国际力量愿意帮助中国分担大地震造成的伤痛,而中国也能以开放的姿态与国际力量进行合作,这说明中国和世界已然密不可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汶川不是孤岛,中国也不是孤岛;汶川的泪水是中国的伤痛,中国的伤痛也是世界的伤痛。
需要记住的是,灾难只是一种经历,绝不是我们的命运。大地震终究会成为历史,而通过这次大地震中所展示出来的我们民族优秀的精神之光,却会伴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yyqhysc0623wxj.chinavalue.net价值中国网
http://yyqhysc0623wxj.blog.bokee.net/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