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张学友,是在十二、三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偶尔从海报市场看到了张学友的海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香港男人长得真精神。与现在略显沧桑的张学友,那时的张学友正可谓风华正茂,神采飞扬。
人在年轻时,总是如此。尤其对于张学友来说。 四个天王天王了这么多年,客观地讲,都有了不同的经历和感觉。刘德华虽然在演艺方面上可以说是蒸蒸日上,但他同样在经营唱片公司的时候负债累累;郭富城虽然越长越年轻,但近几年歌迷们只记得他的美特斯邦威;黎明虽然属于处于一个很平稳的状态,但在近几年也没有什么闪光点。
而唯独从张学友身上,更多的歌迷感觉到了一种不同。 早年有一个词汇叫做“追星族”。这个词更多有一种讽刺的意味,不仅是讽刺歌星,更讽刺那些所谓的歌迷。但是如此谈到真正的追星,诸如追逐张学友时,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更准确的一种含意。张学友不同于其他歌手,不同于周杰伦、不同于谢霆锋、不同于余文乐、不同于陈冠希,从张学友身上,从张学友的音乐当中,我们能体会到一种人生,一种我们期盼已久的人生态度。说的更准确一点是,张学友和张学友的歌不是昙花一现。
张学友很男人。人们常说男人四十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我觉得这句话在张学友身上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毫不夸张地说,我就说听张学友的歌长大的。我出现在八十年代初,如果我这样讲可能会让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们会说,在你们八十年代的眼中,只有周杰伦、只有谢霆锋。我要说的是,我们不仅知道周杰伦和谢霆锋,我们同样拥有张学友,同样拥有罗大佑。
听张学友的歌,可以让我阅读到一个男人的成长史。同时期的港台歌手与张学友比较,张信哲太弱,赵传太惨,周华健太小资,似乎只有张学友最符合一个男人的标准。无论是《情书》还是《情网》,无论是从《李兰香》到《Linda》,无论是《太阳星辰》还是《夕阳醉了》,都显出了张学友《人在雨中》时的《真情流露》。虽然《分手总要在雨天》,但张学友却《只想一生跟你走》,即使你在《捉迷藏》,他都《还是觉得你最好》。《旧情绵绵》,《怎么舍得你》《吻别》。真的《想和你去吹吹风》,即使《头发乱了》,他都认为《这个冬天不太冷》。《如果这都不算爱》,他也要《等到花儿也谢了》。唯一的期盼就是《她来听我的演唱会》,这就是《寂寞的男人》张学友的最大的《祝福》,因为《一生一火花》。 我用了一些张学友演唱过的歌名来表达了一个成熟男人的爱情观,价值观。这可以说是一种感受,更可以说是一种对爱情及人生的执着。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曾做过一期关于张学友的节目,节目的名字叫做《男人四十张学友》。当朱军说张学友是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时,张学友半开玩笑的说自己是个老艺术家。我并不觉得张学友言过其实,我觉得一个男人在成熟之前的酸甜苦辣都被张学友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学友说他喜欢的歌手是张国荣,谭永麟、许冠杰。这三位都有些壮志未酬,而张学友却壮志凌云。大概男人的成长,有时比女人更艰辛。 我喜爱张学友,不仅仅他是个真正的男人,更重要的就是他有一颗壮志凌云的心。
关于张学友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