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网络,看电视,看报纸等等,问题、辩论、困惑、拼争、维护等等舌枪唇剑,刀光剑影,实在是不亦乐乎。但责心之际,却又是无比感慨、无比悲哀:我们,可爱的同类,仅仅是一面在制造问题、辩论、困惑、拼争与维护,另一面又在看似努力的解决。
当然,有问题要解决,有困惑要解决等等,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的浮面,而不去触动问题的形成根本,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我看过一个故事,它的大致内容是:
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门口,有一条小河,遇到下雨,学生则不敢过河。在这时,有一位老师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去,放学后,这位老师再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来。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这个小学被捐款,慰问;地方政府也觉得脸上有光,也极力宣传并表彰该小学并将那位老师升职。后来,来了一个大学生来替代那位老师,当然,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不幸的’是,这位大学生架了一座小木桥。结果,学生是比以前方便了,但报道,捐款,慰问,以及地方政府的表彰没有了。于是,学校决定,辞掉大学生,拆掉小木桥。学校的决定是‘英明’的,他们果然又恢复了以前的‘报道,捐款,慰问与地方政府的表彰'的‘繁荣'。
这不是我们现行的社会人文吗?那么,它的源头是什么呢?是传统文化。问题,只要是‘人’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那么,解决问题仅仅是一句空话。而解决思想问题则必须从解决思想文化入手,否则解决思想问题也会流产于形式。
历史中:
社会所推崇看重的是统治者的所需,而‘人才’也就如此的出现和产生着;为这些(统治者)所需所提供的文化、思想也理所当然的被推崇看重着,并被教化和使用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进程,换汤不换药演绎的根结是:人不能也不想跨越自己的欲望,这也为人(更多含义上是统治者、掌权者)不能也不想跨越传统文化提供了潜在基础。
传统文化的本质:是维‘权’文化。而维‘权’的所需,选择‘奴化’文化,这也是朝代更替的文化原因与根本原因。
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历史有很直接的关系 。对于传统文化最有发言权的是历史中的统治者,而统治者之所以是统治者,原因是他们拥有‘人’所认同的‘权’。
综上所述,被‘过去’统治者制造并形成的留给‘现在’的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不言而愈的。与之相应的,统治时间越长,传统文化就越‘精良’,说‘精良’是指在消除对立方面的统治,而达到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相安。
新文化源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自己地位的维护,却无意之中将新文化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