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陈嘉珉] 霜叶网友所评本人文章“男人”的定义》(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7/11/72455.html

霜叶: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227060&userid=9988

发表时间: 2004.02.09 20:28:56

-----------------------------------------------------------

前几天,我看了陈喜珉老师关于《男人的定义》一文,这样的男人无疑是伟岸的。据说还有关于女人的定义。我不知道陈老师将给女人怎样的定义,也不知道陈老师的性别定义和性别的社会分工有没有区别。我不是理论工作者,也不是社会学者,我无法给女性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作为女性,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历史,人类的历史应该是男人和女人共同书写的。关于男人的话题,自从进入父系社会后就恒定了;可是关于女人的话题,则成了一个无穷的变数,女人则在这个充满无穷变数的环境中艰难地求生、求存。

翻阅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充满血醒的、弱肉强食的斗争史。这部斗争史广义到与自然与别类动物的斗争,局限在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斗争,最狭隘的要算是性别之间的斗争了。

性别之间的斗争也许是最原始的,也许是人类好斗的习性退守到最后的挣扎,目的是为了保持一种生机和活力。在这场斗争中,男人以其强壮的体魄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于是,为了维护这个绝对的优势,为了永远占据这个统治的地位,男人不惜采取了一系列或冠冕堂皇或灭绝人性的打压女人的手段。

我们姑且不提三妻四妾、贞洁牌坊的陈旧历史,也不讲男女受教育的不公平,只说当历史、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仍是男女同等条件下的就业难、同等条件下的女性先下岗,这也是一种斗争,是作为性别之间的、男人不需付出的、被法律化和程式化了的斗争。

在性别斗争史上,男人并不是以其聪明和智慧取胜的,女人则因柔弱和慈爱的本性而输掉了。女人以牺牲自己维持了人类的平稳,以其博大的胸怀承受了所有的不公平和失败。

被文坛·世事杂谈收录 

--------------------------------------------

回复人: 图图 Re: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回复时间: 2004.02.10 14:56

女人之伟大,主要在于她以牺牲自己维持了人类的平衡。女人之伟大,还在于她以承受自己的痛苦给人类以新的生命。

回复人: 沁儿 Re: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回复时间: 2004.02.10 20:37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其实优秀女人也可以征服世界。

回复人: 罗先德 Re: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回复时间: 2004.02.12 02:55

此等文笔,我十分欣赏。按理非一般年轻人所能为之。文章诉说女人的不公正待遇,确是实情。但孰强孰弱,不在乎别人如何待之,而在乎自己所以为。社会上不乏女强人,刘小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评说由人评说,好歹我自为之。

回复人: 更深的蓝 Re: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回复时间: 2004.02.16 03:45

社会一直在进步中,所以才会有母系转换到父系之说!哈!!!

回复人: 迷路! Re: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回复时间: 2004.02.16 04:59

男人在诉苦,女人亦觉不公正,实在无聊乏味的很!如上帝没有恩赐人类那该死的思想,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事?在我看来那些小册子不过是小丑一样的白痴在哗众取宠而已!简单就很好,简单并不意味着单调。不要再去翻阅那些吃饱了撑着的所谓狗屁文学(更何况那些本是垃圾),不要再给自己本就疲软的精神肢干增加无谓的压力了!

回复人: 梦中小屋 Re: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回复时间: 2004.02.18 22:27

女人就该活出女人的风采!不要和男人们去争,懂吗?

回复人: 陈嘉珉 Re:女人——该给你怎样的定义 回复时间: 2004.02.23 14:44

霜叶,你的这句话说得很好:“在性别斗争史上,男人并不是以其聪明和智慧取胜的,女人则因柔弱和慈爱的本性而输掉了。女人以牺牲自己维持了人类的平稳,以其博大的胸怀承受了所有的不公平和失败。”我关于女人社会角色的观点与你基本一致。男女之间的社会差别其实是社会最大的不公,你用简明的历史事实叙述方式来说明这个问题,说得非常好,很欣赏。女人是牺牲男人时间和感情的动物,但男人生存的意义就在这里,这是超人力量的安排。因为人们不能与神灵沟通,不理解、不遵守神灵的旨意,这是男人和女人之间隔阂和女人不幸的根本原因。

-----------------------------------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