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一、经销商
厂家市场费用核销慢,差额大或不给核销,这种现象日积月累,会严重挫伤其市场费用再度垫付的积极性和合作信心,对厂家产生诸多抱怨,甚至与厂家中止合作,严重者起诉厂家。
二、厂家
因为对经销商市场费用使用的真实性存在着一些质疑,对经销商产生信任危机,单方面的克扣、延缓核销经销商的市场费用。
三、销售人员
处在抱怨与质疑的夹缝当中“里外不是人”,市场的维护举步为艰,更不要说有大的市场拓展了,只有靠“忽悠”延长其生存的时间,“纸终究包不住火”,最终愤然离开!
病因:
一、经销商
1、 一些目光短浅的经销商存在侥幸心理,钻厂家监控不力的空子,利用假票据虚报市场费用。
2、 听信厂家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最终报销的市场费用没有依据。
3、 在没有征求厂家意见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的变动促销费用的使用情况,如地点、时间、产品、活动形式等。
4、 没有按照厂家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一方面觉得自己以做生意为主,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这个事,误认为只要钱花出去了,厂家就应该给核报,对厂家的要求只是表面上应付。另一方面因厂家的要求较苛刻,再加上卖场比较强势,一些资料确实提供不了。
二、厂家
1、 没有一套系统性适合市场的促销费用申请核报规定。
2、 厂商之间在合作之初没有相应的促销费用方面明确的约定,责、权、利不清晰。对促销费用的使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
三、销售人员
1、 人员的变动,当事人不在,查无实据。
2、 没有完全理解公司的销售政策或没有给经销商宣导到位。
3、 短期行为,用长期积累下来的“坑、蒙、骗”经验,忽悠公司与客户。
处方:
一、 厂家要有一套系统性的适合于市场的促销费用申请和核报规定,规定要包括“促销费用的申请、审批、执行、监督、核销”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事、时的要求。
二、 以合约的形式根据经销商核销费用申请和核报规定中的相关内容,明确厂商的责、权、利。
三、 做好沟通与培训工作,厂家要对销售人员培训到位,销售人员要对经销商及其主管业务人员培训到位,从源头上抓起。
四、 针对市场变化允许个案的产生。
五、厂家在核销费用时尽量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加强在费用使用过程中的检查,避免以票据作为报销费用的唯一依据。
疗效:
世上没有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关键在于自身免疫力的提高。同样,促销费用的核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厂商共同适应日益规范的市场,厂商之间就促销费用核销的矛盾才会日益减少。
栾金刚:
现任某快速消费品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蒹市场总监.多家公司经营管理顾问和多家咨询公司顾问、讲师。擅长中小型快速消费品企业问题诊断、战略规划和战术制定、企业文化提炼和管理、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
具有多年一线快速消费品管理实战经验,从铺市业代做起,历任主管,办事处主管,区域经理,分公司总经理,省区经理,训导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总经理特别助理,市场总监.,项目咨询总监.
在管理上提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系统化,系统的问题标准化,标准的问题规范化;系统推进系统发展。
致力于中国中小型快速消费品系统营销体系建设.致力于中国中小型快速消费品企业发展研究,为推动其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接受中小型快速消费品企业项目咨询。电话:13802027160;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