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视频电话是打给一个陌生人王飞,为此,我们成为了朋友。
1日一早有事又赶到广州移动在滨江路的TD营业厅,正好有位测试用户刚刚拿到TD手机——他的是LG的,屏幕可以旋转的那款,他发出食品通话的邀请,于是我开始拨打他刚刚获得的157号码。拨号、对方有了铃声—我们其实面对面,旁边还有两个电视台的镜头,有点摆拍的样子。
发出视频呼叫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图像,等到视频通话建立了连接,屏幕出现了对方图像,而自己的图像排列在对方图像下方,可以作为调整镜头的参考。双方都没有使用耳机,因此要把手机举在眼前获得好的视频角度,就不能兼顾通话,所以视频通话的第一个经验就是,一定要使用耳机,蓝牙耳机也可以吧。
今天机缘巧合,我要出差去上海,下午的航班,因此可以借机测试TD的漫游以及上海的网络质量了。
在去机场的大巴上,时速超过了80KM的时候,王飞拨过来一个视频通话,更令我惊奇的是,他是在广州地铁里发出的呼叫,通过视频画面,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背后的“石牌桥”站。地铁的速度应该也有七八十公里的时速吧,双方如此高速状态下,视频通话依然可以达成,可见广州TD网络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不过,这次视频通话确实在音质和画面流畅方面有所下降,确有高速的影响因素。从之后上海磁悬浮上的通话来看,其实如此速度对于正常的TD通话,还构不成本质的影响。
下午离开广州之前,我尝试拨打了不少视频电话,和羊城晚报记者小黄通话的时候,发现被叫无法显示主叫的图像,如此情况似乎没有出现在其他通话对象上,因此我的结论是,影响视频通话的因素应该包括手机硬件,小黄用的好像是联想的一款翻盖机型。由于是翻盖机型,还曾经出现了对方图像颠倒的情况,不过好在他的手机有相关设置,可以把图像倒转过来。
几次视频下来,总结了几点经验。一是刚才提到过的耳机,一定要用耳机,否则你会手忙脚乱,二是拍摄角度很重要,如果把手机放在胸前,低头看屏幕,从下往上的仰拍视角会把人脸拍得很胖,不好看,最好发手机平放在眼前一臂距离,这样镜头里的自己比较自然、正常。第三,要善用手机拍照设置里的各种参数,包括换面的倒转问题,白平衡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一般的镜头都有相关软件来进行调整。
最后总结一下电池问题,此前传言TD手机非常费电,让我想起当年CDMA第一批手机的同样毛病:能耗过大。今天一整天我大约发起和接受了接近20个视频通话,20个左右音频通话,还发送了10来个短信,以及十分钟左右的WAP上网,一块电池恰恰耗尽,似乎能耗可以接受。但是ZTE这款机型电池高达1500毫安,看来3G的手机确实是能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