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腰板融资


挺起腰板融资

 

在融资的过程中,投资者与创业者是平等的,下跪求来的合作,不是真合作。

                                      本刊记者|叶书利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曾意味深长地告诫创业者:在投资者与创业者的关系中,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创业者走,而不是创业者围着投资者转。阿亮医生网创始人陈勇亮,天使投资人陈以胜则是其中一对持这种观点的搭挡。他们在接受《时代财富》采访时皆认为,创业者在融资时,就得自信得挺着腰板,而不是弓着或跪着。

 

相信创业者

阿亮医生网是一家专注于向普通百姓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的专业网站。说起陈以胜投资阿亮医生网的事情,故事还得从他们间的友谊开始。

阿亮医生网创始人陈勇亮出身于医生世家,1993年从医学院毕业后,自己又进入医院做了四年的外科医生。1997年下海去了一家外资医药公司。2000年互联网风潮时,加入了一家面向医生提供远程医学教育的公司——好医生网站。这是一家将传统的教育与新兴IT技术结合起来的公司。这时,陈勇亮相识了后来的阿亮医生网天使投资人陈以胜。

陈勇亮回忆说,陈以胜结婚生了孩子后,因孩子感到不舒服,半夜里二三点钟经常跟他打电话,询问孩子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严重不严重,要不要马上就去医院,如果自己处理,得如何处理等问题。待自己的一些朋友结婚后,因自己曾是医生的身份,这种电话越来越多,或因自己感到不舒服,或因孩子、伴侣、长辈等,大部分情况下,在陈勇亮的指导下,病情都得到了解决,而不必上医院。

据悉,目前每年中国医院的门诊数量都在20亿人次以上。陈勇亮介绍说,从医学的角度上说,20亿人次中存在较大的一部分人犯的是常见病,是可以通过简单治疗得到解决,不一定需要去医院。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阿亮医生网在老百姓与医生间构建了一个网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方的病人可以通过视频,如将在当地所做的化验单、拍的X光片、B超等上上传,以与另一方的医生进行交流,或文字,或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以实现医生不动,不用离开医院,老百姓不用跑就将一些常见病就地解决,而不是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或上海等地。

2006年,陈勇亮辞职后开始专门做阿亮医生网。由于陈以胜原来在IT公司做过高管的原因,在阿亮医生成立初期,作为朋友,陈以胜也部分参与了公司的管理架构、商业模式设计等工作。

在帮忙的过程中,陈以胜慢慢地对这个团队及公司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感兴趣,很明显,陈勇亮也感觉到了陈以胜的这种心态。

2007年,陈勇亮单刀直入地问陈以胜,“你觉得阿亮医生的市场前景及公司商业模式如何,如果认可的话,就用钱立个军令状吧。”

就这样,陈以胜毅然将自己从前一个投资的公司套现出来,将资金投入到了阿亮医生。陈以胜说,之所以当时能够这么坚定,就是基于以下几个判断:一是阿亮医生网所在行业的市场门槛比较高。阿亮医生网是一种传统与IT相结合的产物,不是一般的IT人想干就能干的事,也不是一般传统行业的人想进来就能进来的事,具有较高的市场门槛。这种商业模式是与陈勇亮的工作背景紧密相关的。再说,因帮忙的原因,自己与这个公司团队间也经历了一些磨合,彼此间非常了解,而且公司的商业模式也越来越清晰了。

在实际操作中,天使投资人一般会先研究目标公司的商业计划书,然后拿着这个商业计划书去与相关的职业投资者交流取经。如果觉得对目标公司有兴趣的话,再返回来对目标公司进行审慎性调查,如通过各个渠道调查创业团队,尤其是创业家的履历表、诚信状况,派专业财务人员来校对公司的财务现状等。陈以胜笑着说,自己在投资阿亮医生时,没有经历这些程序,当时看重的因素就是这个团队的实干、传统行业与IT结合的工作背景、公司商业模式的可操作性。

在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时,陈以胜一语道破缘由:天使投资人靠的是看人的眼光与公司商业模式的嗅觉。

在投资进入后,陈以胜向《时代财富》说,投资者投资后,应该相信创业者的经营能力,设法保证创业家在公司内的精神领袖地位。所以,自己进去后,公司的组织架构及股权设计上,控股方一定是创始人陈勇亮,这样能够确保陈勇亮能够把控公司的战略方向,而不是抢权夺班,最终实现投资者跟着成功的创业者而赚钱。

 

投资者是藤,创业者是树

投资阿亮医生网后,陈以胜以一个投资者的身份担当起了公司对外融资的重任。

目前阿亮医生也正在与一些投资者洽谈融资一事。但与一般公司为了融资而到处散发商业计划书不同,“我们主要通过朋友关系定向接触一些投资者,”阿亮医生网创始人陈勇亮说。

与一些创业者将外来资金当作“血中送炭”式的救命钱不同,目前担任公司融资重任的陈以胜认为,投资者的资金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只会是锦上添花

在谈到心仪的VC(风险投资)对象时,陈以胜认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有创新意识、有远见的VC。目前在融资时,投资者经常问创业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欧美地区有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或商业模式?唯欧美公司马首是瞻正因为如此,当美国存在谷歌时,中国百度就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美国的鸦虎成功了,新浪、搜狐也融资顺利了。据陈以胜介绍,阿亮医生网是在中国特色医疗环境下产生的商业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外可能不会存在这种商业模式。如果VC没有创新意识,只懂人云亦云。那么与这种VC沟通的成本是会相应上升的。

二、对中国市场有深入研究的VC。如果目标VC对中国特色市场没有深入的研究,那他就很难真正理解像阿亮医生这种中国特色下催生的商业模式。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去解决。如果投资者对中国特色理解不够,他就会将眼光过分盯住公司内部一些刚性的指标,如网站流量、财务数据表现等。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在某个发展阶段,用户量可能是最重要的,而在另一个阶段,商务流程可能变得更重要。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目标可能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投资者过于看重财务数据,有可能会使创业者为了完成财务数据而去完成财务数据,将过多资源投入到这个数字游戏中去,而不是将精力集中于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公司运作的操作中去,从而可能使公司失去一些发展或自我改善的机会,甚至可能因公司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致死。

陈以胜指出,财务数据,如业务收入、市场增长率等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们并不总是公司各个发展阶段的唯一或最高目标。

三、VC得相信创业者,能够与创业者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陈以胜举例说,现在业内的一些投资者,在投资时经常与创业团队签订一个对赌协议。如著名的蒙牛乳业与当年的永乐电器在融资时与投资者签的对赌协议。对赌协议表面上好像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实际上将投资者与创业者的关系人为推到了一个对立的层面。在经营中,创业者可能会以实现对赌协议中的刚性指标为工作目标,甚至有时不惜牺牲公司的长期战略方向。最后实在还不能完成指标时,创业者不排除冒做假账的风险。所以阿亮医生在融资时,绝对不允许类似对赌协议的东西出现在协议合同中。

四、投资者得明白自己服务者的角色。陈以胜指出,目前有些投资者,投资后,凭借“资本便是爷”的理念,喜欢对创业者的公司运营指手指脚,甚至有时还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创业者。此时,如果创业者对投资者的话不理不睬或只是听之任之,创业者会觉得不够尊重投资者。但如果按照投资者的处方去做,公司可能就会变得今天卖袜子,明天因卖鞋挣钱,就去挣钱,公司战略摇摆不定。但作为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就得专注,专注,再专注。所以对于这种喜欢对创业者指手画脚的投资人,阿亮医生也不欢迎。

陈勇亮补充说,投资者与创业者间,创业者是树,投资者是藤。藤应该攀着树,而不是树攀着藤。

五、投资者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陈勇亮认为,公司所需的许多资源不是用钱就能砸出来的,得需要某种方式合理地去积累。所以投资者得给创业者一定的时间。

六、欢迎具备医疗行业背景或已投资过医疗行业的投资者。因为了解这个行业,投资者与创业者间更便于沟通,同时,投资者在这个领域积累的一些资源还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有利。

 

融资额并非越多越好

时下不管是在创业圈、投资圈还是媒体上,似乎一家公司得到的融资额越高,就意味着这家公司越成功,融资额变相成了评价一家公司成功与否的标准?

 “公司融资的资金量应以公司在特定阶段发展所需的实际需要量来判断。如果这个阶段,公司发展只需要100万元即可,公司为什么要融资1000万元,干吗要去找那种需要投资1000万的投资机构呢?融资是有代价的。融资额越多,意味着创业团队在公司中的股权被稀释得越多,失去的公司话语权就越大;创业团队的话语权失去越大,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就越弱,创业团队就越不能保证公司是否能够按照自己设想的轨道运行。最终可能导致一个结果:投资人将资本意志强加于公司,将公司的发展方向引向偏离原来的轨道。然后,创业者离开,如当年8848网。” 对于这种风潮,阿亮医生创始人陈勇亮笑称不敢苟同,公司会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想法与判断去开拓自己的业务,并在这个基础上判断,公司应在什么时候融资以及需要的融资额。

对创业者来说,融资就像补充保健品,适量可增进健康,过度则有害,所谓凡药三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