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要不断进行品牌耕耘


 

在中国制造赢得声誉、取得突飞猛进的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还充当着世界打工仔和跑龙套的角色。

不仅如此,“卖苦力”式的粗放型增长,消耗了中国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在承受着环境污染的同时,中国制造还险些成为劣质品的代名词,并且背负着倾销的恶名。

也难怪有人心有不甘地反问道: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落后于信息革命时代,当整个世界都把中国定义为“世界工厂”时,难道我们真的就甘心守在“微笑曲线”的末端?

没错,我们更需要通过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渗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但近乎恶性循环的吊诡更在于:处在价值链的最底端,你就没有议价的能力;而没有议价能力,就只能处在价值链的底端。难道,这是个不可打破的宿命?

但愿不是。不过,按海外分析师的说法,由外资和廉价劳力支撑的中国优势,恐怕只够维持十年的时间。倘若不靠资源消耗、人海战术与价格战,中国人又该拿什么去竞争明天、赢取未来?

与此同时,有个始终不能忽略也无法逃避的事实是,现代中国脱胎于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直到今天,我们从后农业社会朝现代社会的转型仍未完成。在过去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中,并无严格专业化分工的需求,强调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只需产品本身质量尚可,服务、行销、创新与附加值等等几乎都未被考量。从而,在渐趋专业化市场化竞争的今天,那些自发形成的百年“老字号”终于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大多已折戟沉沙,渐成尘埃。

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淘沥了象征农业时代商业图腾的“老字号”,与此同时,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品牌。

而这只是现代商业带给人们光怪陆离却又精彩纷呈的品牌序幕。有如朝雨涤荡,在经历纯粹逐利的恶性竞争以及由此而生的恶性局面之后,急转直上,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品牌发自内心的尊崇,已经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强烈。不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企业,都是怀抱、追寻直至实现“中国梦”的平等主体,在各自的角色上追逐着和而不同的梦想与荣光。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品牌实力是检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应以环境资源或低端的制造能力为支点;中国的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包括品牌在内的“软实力”。如果说市场经济和现代商业是这样一支正在催长与助跑“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企业们,则是那一座座翘企和见证梦圆的活动哨岗。

与“创新”、“创意”等这些作为价值标签反映时代内核的词汇一样,“品牌”也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中心词,尤其被用来描述现代企业应当具备的格调操守与人文精神。而承载品牌的“企业公民”,也远不止于企业自身经营策略的层面,而是建立在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之上,改变中国市场环境、救赎中国制造困境的一剂心灵良方。

“企业公民”的出现,作为商业历史演进的成果之一,亦源于人们对企业期望的改变。同样,企业公民所承载的“品牌”,也有其演变的逻辑可循。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不断加快,原本隔岸观火的国际竞争如今就在身边。那些涌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知名跨国公司,它们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品牌输出。压力带来动力,中国的品牌建设跨出一大步,品牌的定位与命名、设计与发布、推广与传播、管理与延伸、评估与提升,越来越向国际专业水准靠拢,同时加紧了自主知识产权建设、自主创新培育民族品牌的步伐。

建立在知名度基础上的品牌,又需要超越名气本身而朝另一个更高的美誉诉求进发。近三四年,中国文化时尚版图热烈上演的,不仅是肆意挥霍大好青春的“超女”“快男”们恣意挥洒着个人品牌,奔突于书斋与传媒间的学术明星们也毫不示弱,将自己的满腹经纶通过口吐莲花般的演绎,转化为大众对他们前所未有的狂热追捧。

品牌是一种新经济。金戈铁马的战争年代,历史记住了一个个乱世英豪;精彩纷呈的竞争市场,人们惊诧于一个个财富传奇,进而记住了一个个独特品牌。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成为财富的象征,联想、海尔等民族品牌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集聚起动辄数百亿元的品牌价值,对于“品牌”本身,我们更多的是尊敬。

在品牌经济时代,除产品和服务以外,品牌成为重要的竞争因素甚至主导因素,品牌角逐正在全方位展开,一些处于品牌劣势的企业将被无情的市场淘汰。试想,一个在所在行业没有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不能让人们记起的企业,如何赢得业务、赢得客源?在此背景下,企业面对的一个共同命题是:积极应对和主动融入品牌经济。

在今天,品牌发展形势的基本面,便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和民族品牌日益国际化。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没有品牌的产品无法进入世界主流市场的,只会被边缘化。国际市场竞争越是趋于激烈,市场的焦点就越是集中在自主研发能力和著名品牌上。循此关联,未来国际大市场的主宰,将越来越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著名品牌的企业莫属。

在这个以品牌为内核、创新为标尺的新经济时代,现代企业公民承载和培育的品牌格调,正让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变得更受尊敬。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再固守在中国市场上束手无策地面对国际巨头对中国市场巨大利润的觊觎,而是积极地利用现有优势,在中国这块市场宝地上不断进行品牌的耕耘,直到融入全球商业的流光溢彩之中《中国科技财富》2008年第4期专栏文章,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8-04-18/00000354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