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与大官


光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娶了环。

后来光当了村委会调解主任。虽是小官,但村里人分家产找他公断,娶亲拿不足彩礼找他说情,孩子上学欠费找他给村小学校长担保,死了人找他盖棺定论,谁家的庄稼被别家的牛吃了找他要说道……光整天价忙忙乎乎,甚至在那年夏天里为别人忙乎得顾不上收自家的麦子。光往那儿一站,理理论论头头是道,所有的矛盾迎刃而解。

最让群众称道的是,光敢于和乡长村长碰硬的。光不赞成为了自己的政绩而不惜牺牲成百上千老百姓利益的做法。乡里通知把即将挂果的苹果拔掉搞大棚香椿试验,别的村都照办了,甚至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只有光所在的村因为有光顶着没有丝毫动静。村长怕担责任,在乡长面前说光带头不跟他合作。乡长便找光说:“再硬我撤了你!”光说:“撤就撤,全乡动员搞大棚香椿试验,你乡长负责销售?毁苗毁树的损失你乡长包赔?赶秋村里人没吃的我领着来跟你要!”乡长哑了,光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的调解主任还是他的调解主任。

许多村因为种香椿栽了,只有光所在的村秋天里苹果获得了大丰收,且市场货源紧俏。村民们在发了一笔后忘不了说评光的好处。人们说光是托了环的福,因为环不仅长得端庄大方,且肚子里已经染完高中文化墨水,又喜欢读唱些古典戏曲,帮光出个主意当然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环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光才得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官。

环听见有人表扬自己的时候,总是淡淡地一笑:“既在其位,就得教他为大伙做点事情!”
   
光在群众中的口啤逾来逾好。因为光,光所在的村政通人和,且逐渐成为小康村。上级领导视光为难得的人才,光便一级一级地被提拔。后来光竟坐上了农林副县长的宝座。夫贵妻荣,环也成了某局科长。夫妻还是成日里忙忙乎乎,不觉竟半年不曾回家看望父母。

一日,光父专程来县里,言乡里强行向农民收取毁苗集资基金,农民不堪负担,希望光能出面整治整治,或者给乡里打个招呼少收一点也行。光将头摇了几摇,瞅着那份县长签署的《关于收取青苗补偿基金的决定》,说:“爹,我这里忙得很哩,身边的大事垒得比墙还高哩。这些事我不好管呐!”接着长嘘短叹个不停。适时秘书进来说光县长半小时后太市长要来听取您的工作汇报,这是发言稿请你过目。光跟着秘书急火火地走了。竟然将其父晾在那里无人理睬。

光父不死心,又去动员儿媳,一定要儿媳回家后再给光说说。儿媳满脸堆笑爹长爹短地叫个不停,说:“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么!爹,您想想,他现在是副县长,我一个妇道人家总参与他的事情不是很好吧。对了,爹,您一年比一年老了,还不如搬到城里来住,一来我们照顾您老方便,二来免得再看那些不疼不痒的事累心又生气!”光父听着气不打一处来,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我再找他去!”便起身要走,儿媳一把拉住他:“爹,你就别去给他添乱了,市里正准备提拔他哩!”就跪下了。光父纳闷道:“既然要升官,就更应该为老百姓想想,管管乡里的事才对!”儿媳说:“爹,这当官的事您不懂!”光父实在不明白,连水也不喝一口就回村了。

    一月后村里来了一辆高级轿车,在村人的指点下开到光父住处。下车的文质彬彬,从车里掏出一大堆东西,说:“这是您儿子光让我带给您老的礼物!”光父说:“哪个光?”“就是现G市副市长光啊!”“G市副市长光?我压根儿就不认识他,更谈不上什么儿子了。错了错了!”年轻人拿着纸条一脸的疑惑:“光市长明明写的是这个村子啊?”村人更是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