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运动的人都知道,从事某一运动,常常会形成一些不规范的动作。但是熟练之后,这些不规范的动作也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不错的运动水平。这时,如果要改掉这些不规范的动作,一是很困难,二是在短时间内反而会使自己的运动水平下降。许多人因此不愿意改掉自己的不规范动作,从而最终影响了自己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一些落后的发展观念、不科学的发展方式,由于能给我们带来眼前的利益,从而不肯舍弃,最终影响和限制了我们真正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理性的政府,应当深知这一道理,懂得放弃,甚至有壮士断臂的勇气,才可能真正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产业,才能真正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这才应该是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所在。在一定意义上,不懂得放弃就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创造性地推动改革实践,创造性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上。
面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中已经取得的诸多经验,我们如何认识和判断当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面对改革向何处去,各项工作向何处去的问题,时刻不停的拷问着每一级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智慧与能力。
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受到时间的局限,空间的局限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因此,人的认识总是有一个不断否定再否定的扬弃与提高过程。解放思想就是不断的扬弃。
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在“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偏热,防止由结构性通胀转为全面通胀”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发展数量与速度的调整,而且是整个发展的方式、质量的一次飞跃。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更加重视在政府工作中解放思想。
确实,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已有的发展观念、发展路径从整体上是正确的。但是,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才更加使我们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出现了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过多的强调困难,如面对国家在环境、土地等方面要求的提高,摆困难、找理由;二是过多的强调成绩,小富即安的现象有所抬头。实际上,当落后的发展观念与发展道路也能带来增长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对落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
当前,正是打破这种不好的路径依赖,摒弃顽固且落后的发展观念与道路的最佳时机。而各种打破与摒弃,必然伴随着认识上的斗争,思想上的激荡——由迷惘到清楚,由感性到理性,痛苦之后实现升华。解放思想不是蛮干,它是具体的,更是理性的。理性是法宝,人类历史上的人为灾难,从来都是与理性的丧失或欠缺相伴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代政府,应该是科学、民主、法治的政府,还应是理性政府。
政府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一种时刻清醒的状态,在发展的每一步,顺利或是逆境,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片面,不浮躁,按规律办事,用事实说话。真正调查研究,重视数据分析。从惯性,从经验的限制中走出来。
其次,要有历史的眼光,改革既要看到昨天,还要看到今天,更要看到未来。不能因为昨天成绩固化了今天发展道路。也不能因为今天的发展破坏了明日发展之基。
第三,要有制度的基础。总是有杰出的领导,但难以排除个别的例外,一个人的不当决策可能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的现象应该通过制度予以防止。法治比人治靠得住。但是时至今日,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把这一认识落到实处。个别领导形成的“旋风现象”并不一定是好事,个人对集体的影响越大,越表明了集体的弱小。个人“旋风形象”刮走了政府的法制形象、理性形象。现代政府,应该是制度为框架和准则的法治政府。
第四,要有兼听则明的胸怀。“兼听”,首要的是倾听和容忍不同的建议和意见。要能容错,错误的意见也要有表达的机会,包括政府中的所有成员,政府外的专家,民众。开阔的胸怀,其实是自信的表现。人云亦云,不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对各种观念的扬弃。
思想一旦被挟持,政府就会囿于历史和经验,不能自拔。只有彻底的解放思想和真正的理性才能防止和改变这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