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药孵化商机


原载2008年第3期《中国药店》杂志

□郭海英

 

在罕有新商业模式进入的医药市场,第三方药品订购平台的出现,在扩容互联网经济的同时,是否也开辟了药品零售的另一方天空?

 

“搜”出来的市场

2007年,搜药网CEO郭亚洲和他的团队埋头苦干了大半年时间。鼠年刚进,他的身影又在不少连锁药店之间穿梭不停。郭亚洲的忙碌只为一件事——第三方药品交易平台的推进。这是郭亚洲及其团队倾力打造的一项心血之作,也是搜药网进一步撬动“网药”市场的核心业务

为此,郭亚洲精心准备了好几年。在2003年末成立搜药网之初,郭亚洲就敏锐地看到互联网发展的商机,瞄准打造医药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目标。20079月,在搜药网潜心经营几年后,主要基于“网络在线预订”和“呼叫中心预订”两套系统之上的第三方订药平台终于正式上线。这一平台类似携程旅行网的模式,搜药网通过发布加盟药店的产品销售信息和促销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订购或电话订购,通过搜药的软件系统和呼叫中心人工整理,形成完整的订单信息,并按属地原则把订单分配到各加盟药店,加盟药店进行药品配送并实现交易,搜药公司则从交易中获取一定收益。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另一家电子商务企业——北京搜畅网就产生过进军网上药品交易服务领域的设想。搜畅网总经理喻磊当初也信心十足,并且已经和北京京卫大药房尝试合作了一段时间,通过与京卫大药房网上药店“联网”,消费者可以在搜畅网中浏览到京卫大药房销售的药品信息,或通过搜畅网直接进入京卫大药房的网上药店购药。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最早探路者,搜畅网由于缺乏专业从事医药行业的背景优势,受社会网络应用环境和企业医药信息不通畅的制约,一直低效运行,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已黯然退出医药领域,现在只专做图书和音像。

相比之下,搜药网订药平台在郭亚洲这个来自“药都”河北安国汉子的厚实底蕴下,在提供药品信息发布和建设、维护医药信息数据库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拥有一支既具备理论又具备实践的团队,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自去年11月底,嘉事堂连锁与搜药网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首个合作伙伴以来,短短两个多月后,北京开心人大药房和金象大药房也和搜药网签订了合约。“我们为进入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又有很强的执行力,随着网站搜索能力和推广效应的进一步加强,合作的药店还会越来越多。”。

不过,对于搜药网目前的弱势,郭亚洲也有认识:“目前我们在数据搜集、整理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行业数据库不够完整,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做很多扎实的基础工作。”

 

药店新战场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就药品零售业所处的困境来看,第三方订药平台的出现,某种意义上也有效缓解了一定的压力。据有关行业分析,目前地面药店的毛利空间约为30%,因为租金和管理的高额成本,造成全行业的纯利率2006年仅为2.4%,这已是运行良好的年份。而搜药网的统计显示,通过第三方订购平台,连锁药店可以实现从仓库直接发货到各门店,没有店铺费用支出,扣除约5%的配送费用和支付给搜药网约8%的费用后,纯利率将达到17%以上。即便产品价格再降低10%,纯利率仍然在10%以上,是原来的4倍以上。

更重要的是,第三方订购平台对药店本身也大有裨益。“第三方订药平台,首先为药店带来的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更多对药店销售药品的关注和购买。”开心人北京公司董事长龚波举例,按国家相关规定,如果每500的半径范围有一家药店,在当前连锁药店普遍连而不锁、又无占据垄断地位的情形下,连锁药店的影响范围将严重受到实体门店所在地理位置的制约,一家门店的影响力甚至难以突破一个社区的范围。“而网络却是无区界、无市界、无省界,甚至无国界的,网络浏览也不存在开门与打烊的问题,我十分看好网络的跨区域影响力。”

郭亚洲表示,与现有网上药店相比,第三方交易平台将聚集多家药店,拥有更大而全的药品信息网络,品种齐全,每一个产品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功能、用法用量、生产商、批文等,消费者通过网站就可以进行查询、比价、订购到所需要的药品。而且药品是由全国各地的合作药店就近配送,配送时间短,这对消费者也很有吸引力。

作为药店“避实就虚”开辟的又一全新战场,如搜药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为了保证合作药店的利益,在北京推行与药店之间“排他性”的合作模式:在北京地区,一定区域内,只与一家药店合作;在那些没有开店限制的城市,则由率先合作药店提出附近两家的“排他药店”,搜药承诺不与之进行合作。从这一角度看,这也加大了连锁药店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度。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分析医药零售市场,可以预料这一打通“制药—药店—消费者”的药品订购电子商务通道,必将在敏感的药品零售终端搅起浪花,并催生出药店的销售和竞争新趋向。

 

知易行难

尚处于摸索阶段的第三方药品交易平台,其实现商业化运作的过程并非一片坦途,也有不少人士对这一新兴模式提出疑义。“现阶段,还没有哪家专注药品零售的企业在互联网上取得巨大成功,其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用传统的经营思路来经营网上购物,把电子商务简单等同于网上开店。”新浪网电子商务总监温士力说。

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网上药店副总经理康凯认为,就“第三方”交易的模式来看,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其一,网上药品交易目前在政策上还存在模糊地段,在网上发生订单到底是不是认同为发生药品销售,政策上的不清晰,也难以规范网上交易的合法性。

其二,“第三方”借助网络东风方便消费者购药的同时,如何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比如如何保证药品质量、专业服务、药品配送的及时性等诸多问题,网上药品消费产生纠纷时怎么办?

其三,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地面店的销售规模,整合供应链,使成本降低下来让利于老百姓。现在药品零售的利润已经很低了,第三方订药平台又加了“第三方”的利益在里面,加盟商如何衡量自己的利益得失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此外,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心也很重要。

“如果第三方订药所面临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其带给整个医药网络的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康凯强调。

对类似上述的疑问,郭亚洲表示,搜药只是为药店接收和传送订单信息,消费者通过搜药了解查看信息不收费,药品买卖仍发生在消费者和药店之间的网下交易,没有涉及网上交易,所以并不存在什么法律问题;同时,药品是由合法药店“送货上门”给消费者,药品质量与专业服务方面,与传统药店并没有差别。

确实,以较早进入网上零售的国美为例,其网上商城做了五年,大部分商品尚不能在网上订购,很多商品连个购买按钮都找不到,看起来更像个价格发布平台,或者只是告诉顾客哪个商品可以在哪个店面里买到。家乐福也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网上超市,但看起来也是一个形象工程,必须超过500元才送货。上海联华超市从2004年开始发展联华OK网,背靠联华的体系发展了3年,2006年虽然创出了9.2亿元的销售额,但利润却只有800万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第三方药品交易平台究竟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良性、持久地发展呢?对此,搜畅网喻磊深有苦衷,“电子商务网站必须依靠强势的推广,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访问流量。”由于企业实力有限,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等推广形式的费用难以负担,只能从网络推广做起,比如竞拍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或购买门户网站的条幅广告等。“可是,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来说,远远不够。”

尽管搜药网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008年至少发展50家大中型连锁药店成为加盟会员,基本覆盖全国重点城市,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巨大的投入和风险。但一方面是尚未充分培育起来的市场,另一方面是长期的高额投入,这让致力于做好“订药”这一模式的任何企业都难免陷入两难境地。基于网络平台的“订药”,能否成为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主流趋势,还有待实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