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堂”之光普照人间(二)


 

限于博客互动功能的局限,我与“深圳女蛙”后来的交流又转移到了电子邮箱中,以下是我给她发出的一篇邮件:

天堂女蛙:你好!

关于你的职业复合化与实现职业的部分转型,我认为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我也曾经是记者出身,尽管现在的记者职业与我当年(20多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我们国家的新闻体制决定了这是个自由度较低的职业。而且我认为,一个人需要经常思考如何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问题。你的《天堂》这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已经为你打开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尽管你没有想到,但面对已经的现实,你当然应该抓住机会。即以自己原生态的风格,展开自己为更多渴求幸福之人提供帮助的崭新事业。

你所在的商报现在是个报业集团,其服务功能亟待延伸与拓展,而运用媒体的优势,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是提高集团社会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因此,你的新定位与报社的工作一点也不矛盾。而你就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这就是从联系深圳的读者开始,组建一个“天堂俱乐部”这样一个公益性质的非政府组织,你的“天堂工作室”就是启动俱乐部项目的工作机构。这个俱乐部就从你的“闺密”开始滚雪球,以《天堂》的读者为基本会员主体,可以组织讲座、研讨会、沙龙活动、郊游野餐、读书会、互动咨询、扶助弱势人群等阳光行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弘扬快乐、幸福、积极、向上的主旨。通过办网站、搞刊物、出版《天堂图书系列》等传播活动,把你的原生态的幸福生活,复制放大,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至于是否进行商业化运作,我想先不用考虑。这种努力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啊。相信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共识的。而你本身就是记者,这么多积极健康的好新闻够你写的,两个职业角色一定会非常默契。顺便提一句,如果你不去做这样积极进取的努力,继续享受自己安逸的“三个人的天堂”快乐,那实际是对你自己潜意识中已经呈现给公众的阳光、助人、热心等本色的东西无情的否定。相信你的热情不仅会感染家人、密友,一定也渴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我之所以如此热衷地鼓动,首先是出于对你的信任,你有能力且有足够的热情与博爱之心;其次是感到了极大的社会需求的存在,这件事将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完全和拍。

关于续篇的问题,我觉得你应该走出自己的小家,延伸到你的周边乃至整个社会的层面,体裁可能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社会问题的纪实作品。还是着眼于普通人的家事,但家事虽小,却沉重如山啊。你的用心体验可以为太多的人提供针对性极强的解决方案。况且,你给予大家最可宝贵的是一种快乐、积极、利他的生活态度。这些方面,相信你自《天堂》出版后,已经得到了大量这方面的信息和案例。我建议你读一读新东方徐小平的几本书,他的写作方式就很值得你考虑写作续篇时借鉴,即采取一种引案例、出主意、做评点的方式。这是个永恒的话题,值得你为之努力一辈子,如此一来,也许你原来所写的墓志铭应该增加一点内容了呢。因为你不仅营造了一个小天堂,还为人间天堂的构筑做了有益的事情。

先写到这儿吧。很愿意和你多交流,也很欣赏你的文字风格。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