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网自2004年开始实践网络实名制,积累了不少积极的经验。首先一条,我相信“有法律才有更好的自律”。所以自2007年开始,我也在不同场合一直在呼吁互联网实名制立法的,支持的人和反对的人都有不少。一件事情如果支持和反对的人都不少,正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与每个人关系很大,值得更深入的讨论。而且,这其中对网络实名制的误解还不少。
反对互联网实名制的人有一些理由,我也相信如果在理性思考的角度下所提出的理由,都是有建设性的,和值得讨论的。
常见的疑问和理由有这些:
疑问1、担心网络实名制是否影响言论自由?
回应1、我们所提倡的是实名制,是“有限实名制”,可以参照韩国的作法,如果有必要,个人可以采用“前台匿名”和“后台实名”相区别的方式。我不认为就一定会影响言论自由。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念需要澄清,互联网早就不仅仅是一个“媒体”了,而是一个“网络社会”——这里面有“公共空间”,(比如,博客空间、比如社交空间);也有“私人空间”,(比如,个人的电子邮件)。“个人空间”不受限制,而“公共空间”当然需要立法。
而且,没有无限制的自由,人肯定是社会的人,自由也是相互给予的。我的观点是,“互联网给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自由,现在是需要通过法律进行自我约束的时候了。”
疑问2、有学者认为采取网络实名制,可能“因言获罪或助长有罪推断”。
回应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展江教授坚持这个观点,而我认为这也是片面的。一方面,网络实名制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确认身份,就象每个公民都有一个身份证。颁发公民身份证的出发点,肯定不是“假定个人是有罪的”。同理,网络实名制也需要这样的“身份”确认,这不能等同于“有罪推断”。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个人的在线“发言”,也可以用“前后台”区别的方式。还有,做为每个公民,每个人的自由一定是有限的自由。我不认为多数人的主要生存状态就是“其言论总处在违法边缘”的状况。某些的负面情况当然有,比如,有人想举报某个官员的腐败行为时受到打击报复,我认为这并不是有了互联网才出现的问题,也不应当将所有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当成是“互联网”的责任或义务;我们的社会需要完善整体的执法环境和对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疑问3、有学者认为网络实名制是“事先审查”。
回应3、我的回答同上一个问题。
疑问4、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少人认为网络实名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回应4、这个当然。没有哪部法律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网络实名制是互联网的基础法律。中国的网络人口已超过2个亿,与整个美国的人口相当,且一直在快速增长当中。整个网络早就是一个“社会”了,不可能没有法律来规范。对于一个“社会”的管理一定会发展出各种相应的法律来,而基于认证身份“实名制”是个“基础性的法律”。
疑问5、网络实名制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
回应5、可以用技术方式解决避免这个问题。有几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公安部门保有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可以由公安部门来进行每个人的网络实名制认证。个人无须将自己的私人资料传给相应经营网站,只要由公安部门的认证网站向相应经营网站传回一个"是"或"否"的认证结果就可以。这样做不涉及个人隐私。再比如,所有的个人银行帐户是实名的,而且开户时银行已经做过“面对面”的个人身份认证。也可以由公安部门会同银行系统进行这项实名制认证工作。所以,我说实名制认证的技术不是问题。
疑问6、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环境还不完善,因此网络实名制立法还有很多现实困难。
回应6、当然。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呼吁,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还是对中国的改革前景持乐观态度。困难肯定会有,也一直会有;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
疑问7、“该实名的地方实名,该匿名的地方匿名”是否更好?
回应7、可以采用“有限实名制”,即对于人们的不同行为作出区分,但不能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区分,因为事实上后者没有可操作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针对所有人的。“有限责任”和“双轨制”不是一个概念。“双轨制”就是“无轨制”,是不可操作的。(至于行为要如何区分,那是立法调研的工作了。)但我还是坚持,无论互联网的各种法律如何确认,实名制的身份确认是最基本的。
疑问8、网络实名制影响人们的创造力?
回应8、这是一个很牵强的说法。“创造力”是人的产物,而人们需要提倡的创造力,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抽象一点看,一定是“创造出某种更有益于人类的事物”。这样的“创造力”更多是需要“交流和传播”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不用实名?这里面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更需要实名制了。
************************************************************************
[结语]我在一些场合也发表过这种的担忧,由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理解得不够深入,很多人对于互联网所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可以说还比较天真——互联网可能是正面的巨大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巨大影响。比如,国外有研究表明,2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互联网的人体DNA药物的销售将出现一个巨大的市场;再比如,15年左右的时间,任何一台电脑的运算能力将超过人类大脑运算能力;再比如,与人脑科学相结合的网络芯片技术,可能改变人类获取信息甚至人脑“记忆”的方式......等等,这些不是科幻小说上的情节,而是欧美国家一个个实验室里正在做的研究,这些根本性的新变化都将影响人类的生存状况......这些例证我认为并不是太远的“未来”,当然,也可以说说“现在”——互联网络将使得我们的“企业人”、“单位人”很快地成为“社会人”,这早已经是中国不少的管理学者们多年前开始研究的课题了,这些转变也都可能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来......多的理由我就不说了,对于互联网采取一个更为谨慎的态度、更早地去做一些研究和规范的回应,肯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