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预告:<EPO:知识产权制度未来的愿景>(EPO: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新书预告:<EPO:知识产权制度未来的愿景>

郭民生

20074月,我有幸参加以国家知识产权局邢胜才纪检组长为团长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代表团,并成功访问了欧洲专利局和意大利经济发展部专利商标局,取得了丰硕成果。代表团应邀出席了欧洲专利局主办的欧洲专利论坛,听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就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展望2025年专利制度等的专题演讲,并就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管理知识产权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科技的进步会带来怎样的冲击文化及民族特征将如何得到体现远景展望项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德国总理Angela Merkel、欧洲委员会副主席Gǖnter Verheugen出席会议并演讲,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和美国的专利系统政府官员和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共3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德期间,代表团还应邀参加了欧洲年度发明人奖颁奖仪式。欧洲专利局局长Alain Pompidou专门会见了中国代表团一行,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并赠送了《EPO:知识产权制度未来的愿景》一书的英文本。

EPO:知识产权制度未来的愿景》一书是欧洲专利局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围绕未来专利制度及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前景,通过对不同方面专家的访谈和对广泛领域的研究,试图回答诸如“知识产权制度到2025年将会怎样发展?”、“这样的制度将会有怎样的全球合理性?”等焦点问题,内容涉及从工业社会到文明社会,从小企业到跨国公司,从政治家到学术研究者,并通过对“五种体制驱动力”的分析,给出了四个规划方案,勾勒出了2025年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愿景。

访问欧洲期间,正值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进入关键时期,我正在为论文的模型苦苦思索着。当我一拿到本书的英文版就爱不释手,无论是在访问途中,还是访问归来,我认真地、仔细地阅读了本书的重要章节,并从欧专局精心挑选的、声名显赫且颇具影响力的上百名专家(他们来自全球的商业人士、社会名流、政府要员、策划者、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等)的观点与见解中得到了灵感。“如今的世界相互联系,同时毫无疑问也是一个混乱的世界,一个复杂而又活跃变化的万花筒般的社会正在影响我们的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地缘政治的发展、社会需求和期望值的攀升,这些只不过是多方压力逼向当今专利体制的几个例子而已。”不仅如此,一个正处于转轨变型和勃勃生机的中国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以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去了解“这个体制内外变化的力量对其将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去应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以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参与全球竞争。因此,我认为本书对于我国读者了解欧洲专利局的未来发展和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演变,以及我们采取什么对策都有很好的研究参考价值。

我的这个想法得到欧洲专利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欧洲专利局十分乐意并授权我国翻译出版本书的中文版,让中国社会各界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国家知识产权局田力普局长鼓励我尽早完成翻译工作,并欣然为本书作序;邢胜才组长热心组织相关单位,为本书的版权许可和出版工作进行沟通与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韩秀成副主任鼎立支持、并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同时,知识产权出版社欧建总编和李琳主任给予了大力支持,并组织得力人员进行精心设计和编辑,最终能够使本书的中文版与读者见面,在此我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翻译与编辑的过程中,中原工学院副院长杜建慧亲自挂帅,刘卫红、魏东峰、郭瑞娟、杨为明、杨庆龙、郭健、徐春霞、王好强等同志克服重重困难,以期对本书的内容进行精雕细刻;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的刘志南、吴莉玮等人做了大量有益的整理、编辑工作,本人对全书进行了统稿、定稿。由于本人和以上各位的专业、水平和时间所限,译文中肯定有不少疏漏甚至缺陷,诚望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如果读者对本书感兴趣,可与知识产权出版社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