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普遍认为,为了吸纳每年新增的2000万就业人口,进而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经济惟有保持8%以上的增速。
因此,从11月5日起,确定了规模空前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提出10项重大措施;11月1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十六字战略得到明确;11月20日和25日,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亲自主持召开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11月28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2009年经济工作”,明确明年的首要任务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被外界看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备会”。
随着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和方向确定,地方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紧跟行动,地方财政投资至少在纸面上得到级数般放大。
对房地产业来说,二线城市陆续出来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到了三线城市,救市政策更具有了“普惠”开发商的地方特色。
在这些强烈的系列宏观扩张政策和地方政府的紧跟救市政策的刺激下,不少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在11月份开始出现了“小阳春”。传媒消息称,11月份比上月,北京期房签约量环比增加48%,广州新政后月成交量涨30%,上海预售面积环比增36%,深圳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开始回升,长沙11月份成交面积较10月份增加23.81万平方米。
全国表征性城市的冬季楼市的回暖是否就意味着中国房地产的调整周期即将结束呢?
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明年中央的政策与措施取向将基本指向三大方向: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民生保障——中小企业支持、税费改革、扩大居民消费;货币政策——金融调控、房地产市场调控、出口促进。金融与房地产将仍处于调控之列,因为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之后,仍然要警惕的是拉动之后的通货膨胀。
从具体的房地产成交数据和类型来看,这次回暖的是自住需求和小户型。因此,我判断:系列辛辣政策后,将治愈房地产市场的跟风流感,会逐步破除房价要大跌的迷执型非理性心理,从而形成正常的房地产消费层级取向、类型取向和价格取向,对房价走势形成分化性看法。至于说中国房地产的调整周期就会结束,倒还未必。因为无论如何扩张,中央将一直对金融安全保持非常的警惕性。但因为政策的滞后效应并不会完全应人力或主管意愿而立马改变,因此,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困难将仍然是巨大的。